,拍案而起,大聲道:“亭林兄此言責備得是。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暫時避禍則可,但若去躲在桃花源裡,
逍遙自在,忍令億萬百姓在韃子鐵蹄下受苦,於心何安?兄
弟失言了。”
顧炎武微笑道:“兄弟近年浪跡江湖,著實結交了不少朋
友。大江南北,見聞所及,不但讀書人反對韃子,而販夫走
卒、屠沽市井之中,也到處有熱血滿腔的豪傑。晚村兄要是
有意,咱三人結伴同去揚州,兄弟給你引見幾位同道中人如
何?”呂留良大喜,道:“妙極,妙極!咱們明日便去揚州,二
位少坐,兄弟去告知拙荊,讓她收拾收拾。”說著匆匆入內。
不多時呂留良回到書房,說道:“‘明史’一案,外間雖
傳說紛紛,但一來傳聞未必確實,二來說話之人又顧忌甚多,
不敢盡言。兄弟獨處蝸居,未知其詳,到底是何起因?”
顧炎武嘆了口氣,道:“這部明史,咱們大家都是看過的
了,其中對韃子不大恭敬,那也是有的。此書本是出於我大
明朱國楨相國之手,說到關外建州衛之事,又如何會對韃子
客氣?”呂留良點頭道:“聽說湖州莊家花了幾千兩銀子,從
朱相國後人手中將明史原稿買了來,以己名刊行,不想竟然
釀此大禍。”
浙西杭州、嘉興、湖州三府,處於太湖之濱,地勢平坦,
土質肥沃,盛產稻米蠶絲。湖州府的首縣今日稱為吳興縣,清
時分為烏程、歸安兩縣。自來文風甚盛,歷代才士輩出,梁
時將中國字分為平上去入四聲的沈約,元代書畫皆臻極品的
趙孟*,都是湖州人氏。當地又以產筆著名,湖州之筆,徽
州之墨,宣城之紙,肇慶端溪之硯,文房四寶,天下馳名。
湖州府有一南潯鎮,雖是一個鎮,卻比尋常州縣還大,鎮
上富戶極多,著名的富室大族之中有一家姓莊。其時莊家的
富戶名叫莊允城,生有數子,長子名叫廷鑨,自幼愛好詩書,
和江南名士才子多所結交。到得順治年間,莊廷鑨因讀書過
勤,忽然眼盲,尋遍名醫,無法治癒,自是鬱郁不歡。
忽有一日,鄰里有一姓朱的少年攜來一部手稿,說是祖
父朱相國的遺稿,向莊家抵押,求借數百兩銀子。莊家素來
慷慨,對朱相國的後人一直照顧,既來求借,當即允諾,也
不要他用什麼遺稿抵押。但那姓朱少年說道借得銀子之後,要
出門遠遊,這部祖先的遺稿帶在身邊,恐有遺失,存在家裡
又不放心,要寄存在莊家。莊允城便答應了。那姓朱少年去
後,莊允城為替兒子解悶,叫家中清客讀給他聽。
朱國楨這部明史稿,大部分已經刊行,流傳於世,這次
他孫子攜來向莊家抵押的,是最後的許多篇列傳。莊廷鑨聽
清客讀了數日,很感興味,忽然想起:“昔時左丘明也是盲眼
之人,卻因一部史書《左傳》,得享大名於千載之後。我今日
眼盲,閒居無聊,何不也撰述一部史書出來,流傳後世?”
大富之家,辦事容易,他既興了此念,當即聘請了好幾
位士人,將那部明史稿從頭至尾的讀給他聽。他認為何處當
增,何處當刪,便口述出來,由賓客筆錄。
但想自己眼盲,無法博覽群籍,這部明史修撰出來,如
內容謬誤甚多,不但大名難享,反而被人譏笑,於是又花了
大批銀兩,延請許多通士鴻儒,再加修訂,務求盡善盡美。有
些大有學問之人非錢財所能請到,莊廷鑨便輾轉託人,卑辭
相邀。太湖之濱向來文士甚多,受到莊家邀請的,一來憐其
眼盲,感其意誠;二來又覺修撰明史乃是一件美事,大都到
莊家來作客十天半月,對稿本或正其誤,或加潤飾,或撰寫
一兩篇文字。因此這部明史確是集不少大手筆之力。書成不
久,莊廷鑨便即去世。
莊允城心傷愛子之逝,即行刊書。清代刊印一部書,著
實不易,要招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