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家辦喪事的人正在算喪事的費用,郝九來了,說郝八已經走了,讓他給任之初捎話說,他到外地去住了,這個地方沒法呆了,一閉眼全是他爹的樣子,那些土匪他可能不會放過他。還說他這些年掙的錢在屋裡柱子中間藏著,讓任之初取出來料理後事,多餘的就買紙給他爹燒了吧。

任之初叫來木匠,在房中間的柱子上敲,果然有空響,用斧頭砍來,裡面全是白花花的銀元,足有半糞籠多。除去喪事費用,還剩餘很多。這些錢是郝老頭子用命換來的,這年月放誰那裡也不是個事。任之初想了想,給村裡人分了吧。姓郝的人一人四塊,外姓人一人兩塊,並讓大家趕快花了,再別讓這些錢惹事生非。

村裡人又喜又悲,都想起郝老頭子是個好人。

任之初自己一塊也沒要,他去了鎮上,找王和安保長,訴說這個事。可他一去帶回來更可怕的一個訊息:王家的一個十二歲閨女,就在這個晚上,也給土匪糟塌了。

五十二、王家閨女

禍害王家閨女是在後半夜。

王家是鎮子上的老戶。家裡地不多,可房子不少,一共有三十多間。這三十多間房子成一條豎型的直線排在鎮子上。鎮子只有一條街。兩邊的人家房子對面蓋著。蓋在街面上的便成了街房。人住就在街門面房的後邊再蓋。後來鎮子發展了,門面房有人來租了,後面的房子有人要住了,要做庫房了,住戶只好再在這些房子的後邊再蓋房子。結果街上的人便在自己的門面房的後邊一直這麼延續地蓋著房子,直到山根底下。這麼一來,各家的房產就成了南到街面,北到山根的這麼一長溜子。不懂的人,以為在街上住的人,都在街面上住著,天天上街閒逛,可其實,街上越是有錢的,越住在街面的後邊。他們白時也要幹活,只有中午回來吃飯的時候,端著一個大海碗,蹲在街面上看人來人往,聽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和傳說。

王家是鎮子上的老戶。家境也過得去。可就是一條讓他們日子不舒坦。那就是這個宅|穴旺女不旺男。幾代人了,王家總是單傳。老天不知為什麼,只給王家一個兒子。相反,女人一生一大堆。到了王改這一代,也只有他一個兒子,幾個姐姐。姐姐遠嫁到外地了,他一個人守著自家的這些房子和地過著半農半商的生活。王改只有三個女兒,老大老二都出嫁了,在這一帶是有名的美女。現在家裡只有一個十二歲的小丫頭。

王改四十多歲了。

現在他一方面還是想著自己再生個兒子。因為不能到了他這一代絕後呀。另一方面他又怕自己命薄,沒有兒子,所以就一方就養著這個最小的閨女,想著要是後邊沒有兒子,就給這個女兒招個女婿,養老送終。如果後邊生了兒子,女兒也留在自己身邊,還是招女婿,不過家產不能全給女兒,只准備給她三間房子。

一句話,王改對這個女兒偏愛。因為有這樣的想法,還因為想兒子想得有點發昏,這個王改也就把這個女兒當兒子了。王家東邊有一家火神樓。那是鎮子上人口集中,大家最怕火災,就在鎮子的東邊給火神爺爺修了一座廟,一年四季敬著它,意思是不讓火神發威,不要讓鎮子上出現火災。你想,這麼大的鎮子,要是一家被水(這一帶人忌諱水這個詞,把遭了火災全說成被水),別的家肯定遭秧,要隔斷火的通話,肯定要挖了四鄰的房子。這樣一來,遭火災的人家給燒光了,四鄰也很挖得不象樣子。要是遇上大風天,整個鎮子能不能保住,也未可得知。這個廟建在進入鎮子的必經之路上,有了它,鎮子的入口給堵上了,沒了它,又怕火災頻發。於是人們採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把火神廟建在空中,下面留下了人們出入的道路。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建築火神樓。

隨著鎮子的不斷擴大,房子也越蓋越好。以前的木質房子只剩下了門面房,後來新蓋的房子全成了大瓦房。這樣的房子又高又大,失火的機會越來越少了。而木質有樓的房面房裡基本不動煙火,鎮子上的被水越來越少,敬火神的人也越來越少,後來不知誰出了主意,乾脆把火神廟改作了私塾,請來了一個跛腿的先生,教鎮子上的孩子們認字唸書了。鎮子上的人需要念書。因為不會算帳,不會寫字,做生意很不方面。於是經常有六七個鎮子上的半大孩子跟著老師在火神樓上念著“人之初性本善……”之類的東西。

王家離火神樓不遠。那麼多半大孩子在一起玩在一起跟著老師讀書很好玩,大人們看起來也覺得好玩。王家的孩子看了也覺得眼熱,就鬧著要去看看。開始是孩子小,跟在後邊玩,後來是這個女孩子很聰明,別的大的男孩子學不會背不過的內容,她竟然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