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3 / 4)

小說:宋之梟雄盧俊義 作者:冷夏

我帶領大家上梁山,四處征戰,不是為我一家一姓之得失,而是為了普天下的百姓,我希望日後我們的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幸福安康,我盧家不能顯達也沒有什麼要緊。”

眾將聞聽盧俊義的肺腑之言都深受感動,一起頌道:“主公心懷天下,乃萬民之福。”

盧俊義笑著讓大家安坐,剛準備吩咐高氏兄弟退下,卻忽地想起一個人,頓時心緒困頓,連話都不想說了。朱武見盧俊義愁眉不展,便問道:“主公,為何愁?”

盧俊義問道:“你知道東漢盧芳這個人嗎?”

朱武這才知道盧俊義為何愁,便道:“知道,在新莽取代西漢期間,天下大亂,群雄紛爭,盧芳抓住當時“天下鹹思漢德”的民心傾向,編造自己原是漢武帝曾孫劉文伯,又是匈奴王室的親外曾孫漢武帝迎娶匈奴谷蠡渾邪王的姐姐為皇后,生了三個兒子,劉文伯為第三子之嫡孫,結果邊民和匈奴部落無不信以為真。隨後盧芳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號召羌、胡各部落一起舉兵討伐王莽偽政權。盧芳派使聯絡邊外的羌、匈奴各部族,選送美女給這些汗王,並美其名曰“和親”。被矇蔽的匈奴單于率數千騎兵把盧芳接到匈奴境內稱帝。盧芳表面上是繼承了漢室帝位,實際上是充當了匈奴單于的兒皇帝,並將偽政權的‘都城’建在九原,幫助匈奴貴族霸佔漢朝的北方疆土,為匈奴各部充當看門犬,並時時準備導引匈奴部南侵,奪取劉氏的中央政權。後來因內部矛盾激化,身邊干將們相互火併,先後被殺,還有一些將領紛紛率領部眾向漢朝投降,眾叛親離,盧芳無可奈何亡命匈奴部落境內。

東漢建武十六年,匈奴人再次把盧芳推出,命令他帶上僱傭軍到高柳建立偽政權。但這時盧芳的騙局早已被戳穿。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不得不向漢朝皇帝上書,認罪投降。漢光武帝劉秀不僅既往不咎,還封盧芳為代王,並允許他在明年正月回京覲見。但是,盧芳卻在冬天就擅自擁兵入朝,當南行到昌平時,被朝廷及時現,並立即派使臣進行阻止,重申前詔。他不得不原途返回,可能是心中有鬼,所以這時非常憂恐。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盧芳又下決心再次叛漢。而他所動攻打邊郡的戰鬥,因不得人心而均告失敗。最後在將亡兵散、眾叛親離的情況之下,還是在匈奴的保護下,與妻兒又第三次逃入匈奴境內,在大漠中度過十餘年殘生,病死於異鄉。”

盧俊義聽了朱武對盧芳的講述,嘆道:“盧氏雖乃望族,也不乏這般數典忘祖、賣國求榮之輩,不知道盧穗的後人是不是也是那樣。高氏兄弟,你們二人到了高麗,跟其他人儘量聯絡那些在唐末渡海前去的漢人後裔,但務必小心,不要讓高麗王室覺。”兩人領命離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支援作,支援泡

………【第四十章 臺灣製糖】………

政和六年,李俊海軍經過頻繁的征戰,征服了從登州)T所有沿海島嶼,整編了沿海的所有海盜,將漫長曲折的海岸線變成了山東到臺灣的安全生命線。

然後李俊又攻佔了流求大島,後來秉承盧俊義的諭旨,將流求大島更名為臺灣島。

與此同時,盧俊義乘著三敗高俅的餘烈,挾持著高俅詐開了一道道城門,將長江以北、運河以西的大片地方都囊括下來。

同時將大6到臺灣的運輸線最短縮短到通州海門縣篙枝港口到臺灣的淡水港口。

李俊佔領了臺灣及其附近小島嶼後,盧俊義便將業已佔領濟州島的孫立跟李俊調換,讓孫立領海軍第一軍進攻琉球群島,李俊帶海軍第二軍掃蕩高麗附近的所有小島。

因為高麗王朝的內部動亂隨時有可能生,所以盧俊義傳諭孫立和李俊的海軍要加快征伐的腳步,在進攻高麗半島前完成會師。

與此同時,盧俊信前去臺灣島,擔任臺灣府的知府,負責臺灣的屯田事宜。

後來升格臺灣府為臺灣道,管轄臺灣島、澎湖列島、琉球群島等大小島嶼。

臺灣道從五十多萬和十幾萬土著中招收了兩萬防備軍,一萬6軍、一萬海軍,負責臺灣島、澎湖列島、釣魚群島的軍備,琉球群島現有孫立海軍駐防。

臺灣道在盧俊信的經營下,屯田、開礦、民族融合,一切紅紅火火,臺灣頓時生機勃勃。

盧俊信的屯田裡並不是一味的水稻,還種了一些綠豆、芝麻和大豆。

另外更多地則是甘蔗。臺灣溼熱多雨。特別適合甘蔗生長。有了甘蔗便有糖。臺灣地製糖業又是一大創收點。

唐代初期糖是貢品。只有皇室能夠嚐到。唐中葉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