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更新更新(2 / 4)

小說:盛世安穩 作者:落雨秋寒

捐的銀錢都能抵得上成千上萬的百姓了。”

在殷慈墨鋪陳引述的過程中,謝意馨很乖地沒有再出聲。

今天他們謝家已經收穫良多,她也沒想過在此種情境下佔盡所有好處,正所謂過猶不及。不過她一直都在暗中觀察別人神情,重點是最外圍那兩個殷家子弟,他們看著殷慈墨的表情痛苦而隱忍,恨不得能以已代之。

這麼濃烈的感情,惹得謝意馨多看了幾眼。不得不感嘆,殷家上一世能在短短几年內發展得如此迅速不是沒道理的,經過殷慈墨一手整合的殷家,凝聚力和向心力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們是一整個家族都在努力,能用上的資源人脈都用上,這樣的家庭不繁盛才怪。

謝意馨覺得他們謝家的後繼力量,該培養起來了。謝家嫡支人少,而且年輕一輩也沒有驚才絕豔之人,雖然她不想承認,但這卻是事實。

世家,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奮鬥。她爺爺不是不明白,只是年少的時候與本家那邊嫌隙頗深,除了她伯公,與本家那邊聯絡甚少。待她爺爺後來回味過來,預備低頭回去燕子湖探望眾老人的時候,本家那邊卻傳來惡耗,本家那邊三百多謝氏族人全部罹難,沒一人倖免。

正因為如此,後來她弟弟出事之時,她爺爺才會一時承受不住。此事過後,她得勸勸爺爺回一趟燕子湖。

“皇上,草民王潛斗膽,有個問題想請教殷小姐,懇求皇上批准。”此時站起來一個人,一副書生打扮的模樣,彬彬有禮地道。

王潛?大昌七十八年的狀元?也就是今年冬試殿試的頭名。其實狀元並不稀奇,每三年便出一個,如果沒有對應的背景及很好的機遇,多少的狀元一生碌碌無為,就在七八品官的位置上掙扎至死。而謝意馨能記著他,主要還是因為他的結拜兄弟司向紅。兄弟倆人在同一年一人得了狀元另一人則得了探花。其實司向紅的墨義、口試、貼經、詩賦都不遜於王潛,他的策問更是做得精彩無比,卻也讓人覺得刁鑽詭譎,當時引起的爭議極大,一度為一些老傢伙所不喜。以她爺爺為首的老臣皆認為此子心術不正,不以為官。而殷家當時實力大漲,不知為何,聯絡了一批臣子,力挺司向紅為狀元。當時皇帝極為頭疼,不得已之下欽點他為探花。司向紅本人渾似不在意,後來更是勾搭上禮部尚書祝文況,娶了他女兒,之後有了能力後更是幫著殷家大力打壓謝家。至今想起他那些手段來,謝意馨仍覺得頭皮發麻。

“準——”

一個威嚴的準字拉回了謝意馨飄遠的心神。

“殷小姐,這條我們在千月樓討論過,可那些富商巨賈畢竟不是家奴,只需一聲令下,他們就肯乖乖聽話。若是按照皇上在皇榜上所說的賞賜,恐怕會混淆風尚,禍害於民吧?”

殷慈墨輕輕一笑,“勸人,無非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其實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在救災面前,捐點小錢我想大多數人都是樂意的,但是若要無償捐獻鉅額財富,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拒絕。若陛下用強硬手段使他們屈服,只怕會導致民心不安。所以我們得誘之以利,捐款數額達到一個數目的,陛下可以下皇榜予以表彰。榜上可以標明富商主要經營的行業名稱,如大力木材行XXX捐款多少等等,如此一來,可讓他們在百姓裡得個仁善的名聲,日後生意必定紅火,聰明的人都不會放過這個捐款的機會。再者可以蔭及子女或讓他們的買賣減少一定年限的賦稅等等,讓他們覺得這錢並不是白捐的。”

王潛恍然大悟,然後一揖到底,“殷小姐為了百姓殫精竭慮,想出這等辦法,在下拜服。”

“公子過獎。”

眾人亦恍然,竟然還能這樣。

殷慈墨繼續侃侃而談,“前二策是針對富賈及有些盈餘的人家,第三策便是組織人手到民間募集物資,例如舊衣鍋碗瓢盆等,當然,都要不易摔壞的,東西只要乾淨能用便行。此三次三管齊下,若無意外,一定能為皇上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此三策可謂是全民皆兵了,如果還不能賑災,那渠南,放棄也罷。

“如果事情真如你所說的那般順利,我覺得第三策便是可有可無,那麼多物資,運輸也是一個麻煩事。”大皇子君臨江實事求事地說道。

“其實一二策施行下來,皇上必能籌集不少的銀錢。我把第三策說出來,意在讓全民參與進來,而非讓他們覺得此事與他們無關。”

眾人聽到此處,都驚呆了,想不到殷慈墨小小年紀便有這般見識,果然是將門虎女啊。

這救災三策一出,謝老爺子內心震動,他倒不是為這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