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開發區,作為新時期僑務工作的視窗和基地。1985年11月11日,深圳特區華僑城建設指揮部正式成立,香港中旅集團總經理馬志明兼任指揮部主任。時任*中央總書記的*親筆題寫‘深圳特區華僑城’城名。此後,馬志明以其卓絕的領導能力執掌華僑城。關於華僑城集團先後兩位領導人馬志明和任克雷,業界有評價稱:沒有上過一天設計院的馬志明先生是華僑城的總設計師,沒有馬志明就沒有今天華僑城的先天補給;沒有任克雷對產業的整合就沒有華僑城今天的高度,國企做得不好沒有人奇怪,做得如同華僑城這麼好才奇怪。”
深圳世界之窗的創意理念和經營模式迅速獲取了巨大的成功。正在長沙市東北郊的馬欄山上籌劃一個影視文化產業園區的魏文彬眼前為之一亮。魏文彬推翻湖南省廣電中心的建設原案,移址馬欄山,一口氣圈下一兩千畝地,目標當然不僅僅是建一個廣電中心。
“我在這裡建的不只是個廣電中心,廣電中心純粹是個行政機關,孤零零地建在這個地方幹什麼。我一定要建這麼個媒體,形成這麼個產業鏈。我一開始就給大家講,這個地方要有幾萬人,所以豎這個樓的同時我就在構思另外一些東西,其中就包括世界之窗。你看後來,如果沒有世界之窗,就沒有海底世界,沒有會展中心,沒有那些房地產,後來全帶起來了,方圓幾十裡都熱起來了。”
第六章 給湖南一個世界(4)
對於魏文彬和他的馬欄山來說,世界之窗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專案,關鍵在於它完全契合他在馬欄山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構想。魏文彬所要打造的是一個影視文化產業園區,世界之窗安放在這裡是和諧的,可以與影視工業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相互烘托、相互抬舉的關係,它既具有一座主題文化公園的功能,還可以成為一個影視拍攝基地,並且公園的文化演出活動也可以與廣播電視的內容生產發生良好的互動,此外,雙方還有無窮創意可以互相生髮並且實現創意資源的共享。
然而問題是,世界之窗成為了魏文彬的目標,長沙卻沒有進入對方的視野。
魏文彬多方打聽,想要找到通往馬志明的橋樑,最後是在省委書記王茂林的親自陪同下飛赴香港晤見中旅集團高層。儘管如此,第一次會晤並無顯著成效。對方認為,長沙不是適合世界之窗的地方,其一非一線旅遊城市,其二距離深圳不遠,在這裡再建一個世界之窗,客流量是個問題,單純從旅遊工業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道致命的硬傷。魏文彬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長沙孤零零地建一個世界之窗也許不是一個明智的投資行為,但是如果把它跟整個影視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聯絡起來考慮,情形就會大不相同。但當時的問題是,魏文彬熱情販賣的只是他腦海中的一幅宏偉藍圖,現實中的馬欄山還只是一片荒山野嶺。所以對方只是客氣地表示,願意找機會來湖南看一看。這種表示沒有實質性的意義,赴湘考察實際上並未正式列入對方的日程表。
簡言之,第一次接觸的結果是:此路不通。但是,如果魏文彬就此止步,他就不是魏文彬,而馬欄山也就不是後來的馬欄山了。事實上,魏文彬在馬欄山上所做的一切,幾乎都是變不可能為可能。從不可能到可能,在常人眼中總是有一道天塹存在,而魏文彬將怎樣實現天塹之上的跨越呢?
6.4 親自給馬志明拎包打傘
魏文彬相信,人的意志,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鐵板一塊,就算是,輕輕地耐心地鍛燒,也有望改變它的形狀。
儘管他清楚地知道,馬志明表示願意找機會來湖南看看不過是普通的客套之辭,但是他假話當成真話聽,一遍遍致電邀請,用各種說辭把馬志明“忽悠”到了長沙。
馬志明終於同意赴湘一行,並無合作上的承諾,事實上馬志明那次行程安排了兩站,一是長沙,二是桂林,對世界之窗的專案來說,桂林作為國內一線旅遊城市,其競爭優勢顯然遠遠超過長沙,所有人都認為馬志明到長沙不過虛應故事,完全是因為湖南方面盛情難卻,於是順水推舟順道一訪。
魏文彬同意這種分析與判斷,但不同意因此以虛對虛,恰恰相反,他要以實對虛,爭取化虛為實。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他一貫的作風。
魏文彬親自前往黃花機場迎接馬志明一行。
馬志明一下飛機,魏文彬立即趨步上前,接過了馬志明手中的公文包。奇怪的是,他身邊隨行者甚眾,但是無人出手代勞。原因在於,馬志明一行從香港啟程之前,魏文彬曾專門召*議研究接待方案,大到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