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一摸小雞雞,小雞雞還會撅起來呢!”一邊說著一邊給媽媽示範,同時嘴裡還說著:“而且這樣一摸還很舒服呢!”
看著強強的舉動,媽媽非常震驚和擔心,這麼小的孩子就懂得這個嗎?這……
我為什麼不能摸小弟弟的“雞雞”?
為什麼不能摸下面?
3~6歲的孩子對認識自己或者異性的身體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父母不要大驚小怪。事實上,讓孩子們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的生殖器官,在孩子的心中,只不過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而已。
對於這個問題,教育專家凱洛·卡賽博士認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極度的冷靜,而最不該有的反應,就是大驚小怪。因為父母的過激反應,將會使孩子的心中產生一種嚴重的罪惡感,他們會以為愉悅自己身體的行為是骯髒、可恥的,是非常不應該的,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孩子要麼壓抑自己,要麼產生逆反心理。這些結果都不是我們作為父母想要的,不是嗎?
最理想的做法是,父母應以積極的心態來接受孩子撫摸自己身體器官來尋找快感的事實,以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對待孩子的行為,並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因為父母正確的反應對孩子的性觀念的形成和性發育都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這樣也能避免一些錯誤的性誤區。父母應該理解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不僅如此,父母甚至還可以透過鼓勵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探索,來幫助他們瞭解一些發育知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度。
“你怎麼那麼流氓啊!”
“你害不害羞啊!以後不許再摸啦!”
性以及性器官的罪惡化和妖孽化是一種錯誤了幾千年的愚昧觀念,而今天,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還這樣回答孩子的話,就只能說明我們的無知和悲哀了!
“不許這樣!再這樣我就揍你!”
“以後不許再摸了,再摸我就打你!”
父母對於孩子的無意識撫摸生殖器官的行為給予過分的關注,甚至用恐嚇、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行為,會使孩子對這種行為產生罪惡感以及更多的神秘感,有時不但不會制止孩子的行為,反而會強化這種行為,從而損害孩子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髒!不要摸這個地方!”
聽到父母這樣回答的孩子心裡會產生什麼樣的觀念呢?“這裡是髒的、是見不得人的、是不能摸的!凡與生殖器官有關的活動都是要抑制的,否則便會受到懲罰”,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下,有害的“性心理”便慢慢形成了。有的孩子對於這種從小形成的“性抑制”表現得很強烈,並且很頑固,甚至對將來的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礙——有的女孩出現性冷淡、無性高潮;而有的男孩則出現陽痿等性機能障礙,最後成為一種嚴重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疾病。
“孩子,這個地方很脆弱,容易受到傷害,而且在你摸的過程中手上的細菌就會偷偷地跑進去,會對身體不好,下次不要這樣了,好嗎?”
其實大多時候孩子撫摸自己的生殖器並非是有意識的。有時候他們只是想探究一下自己的身體或者是覺得好玩。因此,看到孩子“手淫”時,父母不要臉色大變,儘量用平和親切的語言告訴孩子“這個遊戲沒有意思,你不喜歡”。如果孩子不順從你的阻攔,還可以透過恰當的引導或者是用玩具、講故事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以後的生活中逐步教育孩子,讓他們認識到那樣是不健康、不文明的行為。另外,從衛生角度上考慮,父母也應避免孩子摩擦生殖器官的行為,讓孩子從小養成每天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潔的好習慣,避免由於不衛生產生瘙癢,養成抓撓生殖器的壞習慣。
“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小雞雞,就像人的手和腳一樣,是人身體上的正常器官,沒有什麼特殊的。你摸小雞雞的時候會覺得舒服,這很正常啊!因為我們撫摸自己的身體的時候都會感到舒服的,就像我們看到好吃的東西嘴裡就會流口水一樣,是正常反應。但是,即使那樣舒服我們也不能總去玩它,就像我們不能總是站在可口的食品面前流口水一樣,養成了習慣就不好了。”
父母應預防孩子從小養成撫摸生殖器官的行為,而當孩子出現“手淫”的行為時要及時給予科學、正確的指導和糾正。上述媽媽用打比方的方法給孩子進行講解,孩子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和改正。
爸爸和媽媽為什麼結婚呢?(1)
星期日,媽媽帶著樂樂去參加同事的婚禮。
當新郎和新娘手挽手踏上鮮紅的地毯時,所有的人都熱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