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2 / 4)

小說:大明土豪 作者:噹噹噹當

自己的書沒有到讀,學問不夠。父親大人已經經不起四處奔波,族中幾位叔叔保了我作了我王家遠福商號的四掌堂。江北直隸的生意已經全由草民執掌。”

王福臨不但作了自我介紹,也間接的說明了自己會試失利的原因。

同時表明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以免白名鶴以為自己太年輕而認為是寧波商幫輕視他。

“先件小事,正好你幫我作一件事情。當朝探花成凱那裡我也說好了,只是還需要你幫一把!所需要的物資,人手的費用我回頭結算給你。”白名鶴簡單幾句講了些細節。

王福臨自然沒二話的答應了下來,所有的事情都是成凱在辦,他只是幫著籌備一些東西。

“好了,現在改說正事。上次我託人帶話,想再要兩萬擔絲綢。不知道貴號以及貴商幫是否可以提供?”白名鶴直入主題,他關心的就是絲綢的供貨量了。

“白大人,請先聽草民一言。”

“儘管講!”白名鶴心說難道其中還有什麼為難之處嗎?或者是因為自己價低了。

白福臨深吸一口氣後:“大人。整個大明七成的絲出自江南。就是廣東的絲綢織戶,也有許多采購的是江南的絲。前年,以我們商幫統計全大明所的生絲產量約為一萬零三百萬擔。去年有所提高,有一萬一千七百萬擔。白大人要兩萬擔絲綢。非是我們拿不出來,可一但拿出這兩萬擔,江南百姓到年底之前。怕是沒有新衣可穿了。”

白名鶴一這個數字,一臉的不理解。記得後世的時候。僅是江南生絲出口就是有上萬噸。一噸二十擔差不多,原本以為大明這裡的生產力再差。白名鶴不認為一年存不下兩萬擔絲綢來呀。

相信王福臨在這個數字上應該不會騙自己。

“七千擔是我們寧波商幫的極限,京城也不可能斷了貨。白大人縱然將全大明所有的商號都集中起來,也最多給您再湊出一萬三千擔來。”

白名鶴不信。“可是,本官僅是廣東,就有一萬多擔了。”

“大人,那不是廣東一省的。包括了福建、湖南、江西、廣東四省的量。貨放在廣東,是準備經海路運往京城的。白大人要了這些絲綢之後,京城的貨不能斷,所以各商幫又從各地收集,再次彙集京城。”

聽王福臨這麼一解釋,白名鶴心中有些鬱悶了,自己這生意還能不能再作呀。

沒有貨源,拿什麼作生意。

“草民有一計,大明天下只有白大人敢應下。也只有白大人能作到,除白大人之外,大明天下絕對挑不出第二個人來!”

“別給我說好聽的,直接說是什麼計策?”白名鶴喜歡聽實際的。

王福臨當下就拿出一張用絲綢繡出的地圖來,擺在白名鶴面前:“白大人,這裡江南這各省的地圖,您看這裡。”順著王福臨指的位置看了過去,王福臨解釋道:“我們王家在這裡有一千畝田,不種糧,只種桑。”

白名鶴一下就明白了,王家了得呀,這走的是後世高產桑林的路子。

當下白名鶴介面就說道:“好建議,象種糧一樣種桑樹。當桑樹長到三尺高的時候剪去樹頂,讓桑樹橫著長,然後再加上足夠的田肥。這桑樹長的好,這生絲的質量也肯定是會非常好的,好辦法,絕對是好辦法。”

這次輪到王福臨愣了。

“大人,為何要剪去樹冠?”

白名鶴聽到這話,心說大明可能還剛剛開始桑樹植種。想了想好說道:“我也是從一本書中看到的,可能不太全,你可以找人驗證。”

白名鶴知道的也不多,全是曾經在南方一個小鎮旅遊的時候,那裡就有桑園農家樂。見過,也聽過一些講解。

枝法種桑,大規模農肥催生。

白名鶴講著,王福臨就直接脫下自己的衣服,就在長衫內側快速的記錄著。

白名鶴講到高興處大笑幾聲:“哈哈哈,到時候,十萬畝桑田。一年整出十萬擔生絲。如果有機會,再開發一個廣西,再加上十萬畝桑田,雖然質量比不上湖絲,卻也可以有十幾萬擔生絲,到時候光是生絲一項,我大明一年就有幾千萬兩銀子的收入。”

“大人……”王福臨已經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

自己想得是,再增加一些桑田。差不多有幾千畝,到時候白名鶴一年兩萬擔絲綢就不成問題了。

可誰想到這位白大人,一開口就是十萬畝。他難道不知道,十萬畝要交多少賦稅嗎?一年少說也要三四萬石糧食的,這樣會拉高整個江南的糧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