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三千萬年前,天神與妖魔鬥法,翻江倒海。大硨磲被大山壓在地底深處,而後仙法令山從海底升起,這經歷了火山,海水的硨磲也算是粘上了天地靈氣。這些暗含太極之勢,兒臣以為珍貴!”
珍貴,何止是珍貴呀,絕對是國寶級的。
三位貴婦驚的張大嘴巴,眼睛瞪圓,就是戴上真絲手套都不敢用手去輕觸。
白名鶴這才壓低了聲音:“這是來自小呂宋的那座火山附近吧!”
“大明英明,大人北征辛勞之時,小呂宋那邊自然也不敢怠慢,那怕是看不懂的也要先拉回來再鑑定,這金絲硨磲還是西域密宗的一位高僧給鑑定出來的。聽聞在藏傳密宗的大雪山上也有,有傳聞那裡曾經也是大海!”
白名鶴微笑著點了點頭,對於珍寶他已經不是太在乎了。
此時,京城內連於謙都想見白名鶴,可卻聽聞大明皇帝在白府作客,白名鶴陪著太后去了東廠密庫,于謙也對明天的大朝會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壓力。
白名鶴到了深夜,才把吳太后等人送回皇宮。
至於珍寶,也僅僅只有四隻箱子,吳太后認為拿一些密庫之中的三等寶物就足夠,再加上一些二等珍寶用於特別的賞賜,至於那些一類的,和頂尖的珍寶依然還是存著吧,別把宮內這些妃子慣出壞毛病來。
次日,大朝會。
眾朝進入大殿之後,驚的忘記了行禮,因為御座上同時坐著兩位皇帝。(未完待續……)
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
“朕決定南巡!”大明皇帝朱祁鈺沒等眾臣施大禮,就先一步開口了。
眾臣還沒有回過味來,大明皇帝朱祁鈺就離座走到御臺前:“今年,是年初四,倒是驚擾了眾卿的年節。”
有資格上殿的臣子們趕緊告罪,高呼盡心竭力之類的言辭。
“朕有幾道特旨,當然依我大明最新的朝規,官員的任命須文華殿眾卿認可的。朕這一次,希望各位大學士議一議,今個就拿個主意出來。朕以為,毛勝為兵部尚書、于謙奪職,加太師職!”
轟的一下,這當真比白名鶴的火炮排陣威力還大,眾臣全蒙了。
“萬歲,本朝從未有太師之職!”胡濙看到于謙要站出來說話,搶一步走了出來。他知道于謙一定會拒絕,但此時于謙的拒絕沒有意義,只會讓萬歲的心意更堅決。
沒錯,大明朝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太師這種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官職呢,正一品。要麼是榮耀職,要麼是致仕之後追回的,甚至是死後才級的。活人加太師,大明是頭一次。真實的歷史上,大明頭一個太師給了張居正。
“白名鶴,你可知罪!”朱祁鈺突然語氣一變。
別說是于謙,就是胡濙都蒙了,剛才還說到調任毛勝進京作兵部尚書,加於謙為正一品太師呢,這怎麼突然語風一轉,又問起白名鶴的罪責來了。
白名鶴也有點暈,不過他卻不能躲。
出例,站在大殿正穿,往前走了幾步後停下:“萬歲,臣……”說實話,白名鶴真是不知道自己那裡錯了。更不知道這位皇帝陛下在玩什麼。想配合也不知道如何配合了,看來這當臣子的是真正的不容易呀。
“你不知罪嗎?東天山省,你可有禮部的文書,吏部的奏本,文華殿的指示,朕的聖旨?”朱祁鈺四問。把白名鶴完全問住了。
“你,膽子有點太大了吧!”朱祁鈺這話,群臣們可不愛聽了。
作為臣子,白名鶴這一次乾的漂亮,滅了也先,平了土魯番,還給大明曾經了千里之地。這絕對是可以立碑的功勞,這要訓斥不合適。當然,因為不合規矩說幾句就行了。要真的罰就不合適了。
這一次,許多臣子都打算出來保白名鶴了。
陳循懂了,第一個懂了大明皇帝的意思。衝著胡濙、高谷、于謙三人點了點頭後,陳循幾步走到殿中:“萬歲,臣自責。文華殿在戰時武英殿督事,臣有失監督之責。臣自請降職,並免去文華殿大學士之職,願在海司作一個小吏!”
“陳公言過了。”朱祁鈺語氣又變了。
陳循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這次當真是猜準了。
立即又奏報:“臣以為,於大人進太師合適。只是臣斗膽請示萬歲,萬歲南巡於太師是否隨行呢?”
“自然是要隨行的,自福建布政司亂政以為,朕甚憂。”
成了,這話已經算是挑明瞭。福建布政司是個屁事,那點小事別說牽連了一千人。就是一萬人不值當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