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3 / 4)

小說:大明土豪 作者:噹噹噹當

皇帝親自過去。只有一個解釋,南邊要搞大事,而白名鶴這匹暴烈無比的千里馬需要有人讓他冷靜一下,于謙是最合適的人選。

陳循也知道,大明皇帝也怕自己失去了冷靜。更怕自己被白名鶴忽悠了。

至少陳循、胡濙、高谷是這麼想的。

“朕的意思是,三公之職空著也不合適。陳公失查之責,文華殿大學士之名保留,但不再是文華殿十三閣之一,進太傅主督各省公務。胡公進太保,督京各部之事。這文華殿十三閣主的位置,朕以為高公合適。”

朱祁鈺都稱呼了三位老臣有公,作為皇帝,這已經是極重的稱呼了。

說白了,皇帝需要這三位給他面子,他要去江南的事情也需要這些人全力支援。而於謙就是跟著皇帝去江南,給白名鶴這狂熱的烈馬降溫的重要人選。

“太上皇監國,三日內南行!”朱祁鈺作了最後的總結。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朱祁鎮是皇帝沒有錯,可他在位的時候上有孫太后,下有三楊。至少在之前他並沒有作出過什麼特別偉大的事情來。群臣不可能服,也不會同意。

“朕……”一直默默的坐在那裡的朱祁鎮開口了。

無論如何,也不能不讓一位皇帝開口,以胡濙為首的臣子們都緊張了起來。朱祁鎮卻不緊不慢的說道:“一,朕對國事不插言,只看。縱然有些許意見,也只會講給五個人聽。二,朕不臨朝,朝會由文華殿閣老組織,朕只旁聽。三,朕不見臣子,除五人外。四、朕也是大明太祖子孫!”

話說到這份上,老臣們也是想明白了,很顯然這兩兄弟是商量好的。

第二個意見只給五個人講,那麼就是大明皇帝朱祁鈺、于謙、胡濙、陳循、高谷五人。

見臣子五人,那麼就是把白名鶴加上了。

可就這樣,老臣們依然不放心。以陳循為首的幾位臣子還是提出了要求:“萬歲,太上皇。臣以為名單列出的好,既然太上皇已經退位,那麼不宜在皇宮居住。可居中海園,小朝會我等自當赴中海園向太上皇請示,大朝會與中朝會依然在皇宮內。”

合理的要求,群臣支援。而朱祁鎮昨天就猜到這個結果了,別說是他,就是現在的大明皇帝朱祁鈺都不是非常留戀這個皇宮了。

至於昨天白名鶴所說的十個字,兩位皇帝不會告訴任何人。

而最後他們把白名鶴趕出來所談的內容,天下間不會再有第三個人知道,就是白名鶴也不可能知道半點。

“朕以為,此奏合理,理當如此!”朱祁鎮作了表態之後,以陳循、胡濙、高谷為首。這些都曾經在朱祁鎮手下幹過的文官們就在這朝堂之上,也沒有見商量,沒有感覺到他們思考,大五條,小列四十幾條就給整出來的。

往大了說,這就是監國的注意事項。往小了說,就是確定了大明皇帝朱祁鈺正統的位置,而朱祁鎮作為太上皇行事的限制。

改朝換代,不是這些臣子們願意看到的,眼下大明政局穩定,不可有亂子發生。

朱祁鎮一字未改,全盤接受了這些臣子提出的合理的,甚至有幾條比較過份的。比如除安排給太上皇朱祁鎮的護衛之外,朱祁鎮不能指揮京營,甚至不允許指揮東廠作事,當然也包括內宮御馬監。

可就這樣,朱祁鎮也全盤接受了。

眼界,這就是眼界。朱祁鎮心中多少有些自豪,他的視線已經在天下,不僅僅是大明瞭。他要作的,就是督促著京城的官員把一些必須要作的事情作到了就成。其餘的政務還有天音機可以與江南那邊聯絡呢,大的政務自然是朱祁鈺去管了。

而朱祁鈺去南京,也不是為了玩的,自然是有他的大計劃,大目標。

原本站在殿中的白名鶴已經被擠到了角落了,最終索性自己走到了角落處,靠著柱子遠遠看著殿內的臣子為了那一條有一條的規則在討論著。別當一個監國是小事,給大明太上皇朱祁鎮訂了規矩還不算完,接下來就是胡濙、高谷都沒有。

什麼是督各省公務,這總要有個說道吧。

可就是沒有人提到于謙這個太師之職,也沒有說到于謙有什麼限制。或許還不到時候,當然也可能根本就沒有人打算提。

于謙也被人擠到了一旁,看到白名鶴躲在角落,于謙站到了白名鶴身旁。

“你知道什麼?”于謙問白名鶴。

“我什麼也不知道,在關鍵的時候我被趕了出來。如果硬要我猜的話,我估計和倭國有關係。可我仔細又想了想,眼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