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作工就不錯了,加班與勞保什麼的在李氏高麗這個時代是不存在的。年賞這種詞在李氏高麗根本就沒有人聽說過。
“本官已經上書總領大人,請求年賞提前發放。估計明天就會有回覆過來。所以今天認真作事,明天清晨各隊正安排好活計後,在這裡集合。現在散了吧!”
年賞是什麼,根本就沒有說清楚,難道是指這些鮮菜、肉,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嗎?
總管吩咐完。轉身就往回走,一邊對身旁的那幾位高麗管事說道:“你們辛苦一些,去核查一下這一年來各隊的作工記錄,做的好作的差的自然要有個區別,當然了。好在那裡,差也那裡也要有個說法,今天的那人恩免了。”
恩免就是不記過,也不記入各隊的工分。
幾個高麗管事趕緊回應,表示自己記下了,並且一定會明天清晨之前搞好。
那管事從袖子裡摸出一個信封:“這是給你們的賞,去告訴那些隊正們,給他們也單獨有一份年賞。去忙吧!”
“謝大人!”高麗人接過信封,齊齊的行禮問安。
回到自己的辦公場所,坐在首位上的一位便服男子聽完他的彙報,滿意的點了點頭:“作的很好,年賞本就應該從碼頭開始的。你們的賞賜在這裡有一份,家人也有一份。海司不會對任何一位用心作事的人小氣。”
“謝過大人!”五個大明負責碼頭的吏員齊聲謝恩。
“還有一件事情,聽說你在這裡養了一個高麗女子作外室?”
“請大人責罰,小的立即就去解決此事!”管事有些緊張,畢竟長年在外也需要有個人照顧一下自己。
坐在上首的就是茂山總領,原本是南京都司的一位退職的都指揮僉事,也是三品武官。因為傷了腿而致仕,他沒有辦法再上戰場,也不可能出海,所以派到這裡作為茂山鐵礦的總領。負責管理這裡所有的大小事務,相當於外放了一個總督的官。
“很顯然,你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了?”
“請大人指點,小的一定改正!”作為吏員,他還沒有資格自稱下官,這就是大明的規矩。而且著一位正三品武官,他只能自稱小的。
“你是茂山礦的人,也是大明的人,更是海司的人。你養的那外室,穿的是高麗粗布衣,其家中這一年也僅僅得到了幾石米罷了。在本官眼中,你這樣的行為會讓高麗人認為,你就是一個被下放到這裡的窮酸小吏罷了。在我的眼中,你丟了老子的臉,也丟了白大人臉面,更丟了大明的臉面。而且,那也是你的女人,你丟了一個爺們的臉。”
這是什麼理論,這小吏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錯在這裡了。
厚厚的一疊銀票給拍在桌上,全是十兩一張的,一百張一捆呀。
“你們五個,知道要怎麼辦了吧。記住,就是外室也要有婢女的,而且就你小子記得好好編個理由,這半年來你讓那女子怎麼受窮了。”
“小的會這樣說,我等是大明的官員,在外收妾是要上報的。因為沒有上報,所以不敢大張旗鼓動,眼下已經有了批示所以自然要讓她過得好一些。”
“很好!”總領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站起身來:“以後作事長個腦子,你記得我們在這些在外長的臉是大明的臉面,丟也是大明的臉面。再有這等愚蠢的事情,你們就那裡來那裡去吧!”說完,茂山總領一甩衣袖大步離開。
出了門,自然有護衛拉來了馬,護衛著往礦區去了。
五個年輕的吏員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在這裡作吏員比在大明許多地方作縣官要風光的多,而且掙的也多。茂山的礦石產量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他們倒是盡心作事,只是長久以為的各種教育讓他們不敢有張揚。
分了銀票,一人二百兩。
雖然級別有差,但五個人都是一條心,作為這裡的總管也沒好意思多拿一份。
當天下午,在碼頭以南的一處村子裡,幾個高麗的挑夫揹著幾隻大筐跟著這位碼頭總管進了一戶人家,這就是那位高麗女子的孃家。因為快要過年,碼頭上事情太多,碼頭總管天天都住在工作的地方,所以讓這女子先回家住上幾天。
雖然沒有給這家人多少好處,可自家的女兒服侍著來自大明的貴人,這家人在村裡的地方自然也是極高的。
進了屋,碼頭總管坐的上首的位置。
就算有名份,這也是妾。所以他不可能再叫一聲岳父之類,至少在大明就是這個禮。當然了,在大明也不可能誰把女兒嫁給比自己身份還低的人作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