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挑夫把東西放下,每人發了一個小銀幣。
大明的銀幣分為三種,一種是一兩的標準銀幣,一種是半兩的,還有一種就是一錢的。
這小銀幣就相當於一百文錢,這是他給這些挑夫的打賞。
千恩萬謝之後,幾個挑夫退著出了門。
“大明凡事都講個規矩,不和規矩的事情很麻煩。既然是跟了我,總要有個名份。沒有名份在大明也是要受罰的。眼下名份已經有了,馬上要過年家裡總是需要些過年的年貨,這是我的一些心意。”
那女子年齡不大,長的清秀。
對於這碼頭上最大的官來說,她心中有著極大的敬畏感,倒上了水就退到了一旁。
碼頭總管開啟那幾個筐子:“這些東西都留在家裡吧,給你還有另外的一份準備。這是一隻暖瓶,放入熱水可保持一天不涼,小心輕放千萬不能摔了,這在漢陽城中至少也要三十五兩銀子一隻的。”
這東西,北邊的人誰聽過。
可聽說在高麗都城值三十五兩銀子,年輕的女孩嚇的都不敢去拿了。
“絲綢只有一匹,原本想拿兩匹的。只是年前要發年賞,總要給那些隊正有些打賞的。麻布這次運來的多,這四匹白麻布新年家裡也作些新衣服……”
禮物很多,新鮮的白菜在冬天絕對不是高麗人可以想像的。
高麗泡菜源自華夏三國時代,後數次改變,一直到大明有辣椒之後才演變成現今的泡菜。
但白菜作泡菜,絕對是權貴才有資格享受到了,絕對的奢侈品。這個時代,普通百姓吃的茄子、蘿蔔。富貴一些人家,有些水芹菜與黃瓜的。只有鉅富之家,才會有白菜,因為白菜需要從大明那裡從海運買來。(未完待續……)
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
其實根本不用理由,根本就不用藉口。
高麗這一家人只當是這位大明的貴人終於真正的接受了自家的女兒。所以才會借新年的時候送來這麼貴重的禮物,這禮物的價值甚至遠遠的超過這家人的總資產。
當天晚上,女子跟著管事回到碼頭。
兩匹鮮豔的絲綢就擺著她的面前,還有隻聽過卻沒有見過的,銀釵。以及聽說在大明都是非常貴重的玉手鐲。幸福一下就充滿著少女的心,從最初自己的叔父為了巴結這些大明的貴人把自己送出,到慢慢接受這樣的生活,再到此時……
夜的風情,面對頭一次主動迎奉自己的高麗少女,碼頭管事耗盡了自己的體力。
少女卻是一夜沒有睡,連夜用那絲綢給自己製作了一件高麗長裙。這是一件怕是許多貴族可能都沒有機會穿到的,來自大明頂尖絲綢製作的長裙。
打扮的煥然一新的少女,似乎美麗指數又上升了許多。
果真是人靠衣裝呀。
“這個……”總管有些吞吐,畢竟儒家思想的教育下,有些事情他還是多少有些緊張。可還是繼續說道:“你知道我還有幾個下屬,就是瘦高那個他對東三碼頭廚娘的那個女兒很有愛慕之心,不知道你可以……”
這種感覺象是青樓的龜公了,碼頭總管還年輕,強烈的道德感依舊束縛著他。
“他也存了幾匹絲綢。”最終,那種送重禮的話怎麼也不好意思說出口,只說那位屬下也有一些貴重的東西存在庫房之中。
如何不明白,倒是為自己男人這種緊張而感覺有趣。
不用幾匹,其實你有一匹就足夠把一個廚娘的女兒接回家,就算有兩個也能一起接回來。絲綢這種級貴重的物品在高麗是直接與銀子劃等號了。
一個女人。一個穿著絲綢的女人,一個穿絲綢碼頭總管的女人。從往所走出來,一直走的很慢,一直在想像著自己已經不是普通賤民的穿著絲綢的女人,向著東邊三號碼頭走去,她的衣服。她的銀釵,她手上的那隻玉手鐲。
無一不讓所有人駐足注目。
聽到有大明的貴人看中了自己的女兒,那位廚娘恨不得立即用刷子把自己女兒的臉刷的與麵粉一樣的白,真是後悔為什麼讓到廚房作事,煙會把人燻黑的。
中碼頭上,碼頭總管正在公佈著年賞。
“頭一名,碼頭第十三護衛隊。防止了四次外來匪人的盜竊行為,並且兩次成功的預警,並在清剿盜匪的作戰之中非常的勇敢。十三護衛的年賞是四千二百四十兩銀子。”
一個護衛隊就是一百人。也就是每個人可以分到四十多兩銀子的重賞。
但銀子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