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的老將軍們將分析的情況又傳到了中軍大帳。
“各位,武英殿的想法與我們很相似,不過武英殿認為突襲的兩個重要的方向,一個在東邊,就是利用朵顏三衛和女真人出手,來誘使我大軍不得不回防京師。但這個縱然成立,也不必在意,京城現擁有火炮一千門,就憑這炮陣縱然朵顏三衛真的背叛我大明,也足以防得住。”
于謙的話引得眾將軍們紛紛點頭稱是。
于謙又補充了一句:“而且就算我等回軍,也不如緊急調南京那十萬人以及南京守軍更快,所以東線不足慮。”
“那麼,西線就可能是危機了,敵軍在巴彥淖爾找不到,那麼就是剛才沒有講完的第三種可能,雖然是最不可能,但也是最危險的,就是敵軍穿越了那片沙漠,不需要人數眾多,只需要幾萬人就足以帶隊我軍巨大的壓力。”
第三種可能,剛才于謙沒機會說,誰想到這會竟然變成了最大的可能性。
寧夏中衛、寧夏衛。
“給左先鋒發電,讓他把斥候派出一百五十里,然後所屬往南走,靠近寧夏衛。一但發現有敵軍蹤跡,可選擇退入寧夏衛或者是寧夏中衛,迅速發報以求救援。再傳令各中轉站,每兩個時辰確認一次左鋒位置,中轉站保持每兩個時辰聯絡一次帥營!”
于謙下令之後,命令很快被傳了下去。
左先鋒,朱謙。
雖然他是帶兵出征的,可在原計劃當中他與敵作戰的機會無限接近於零,因為他前面是沙漠,南邊是寧夏中衛,背後是寧夏衛,北邊則是左軍主力。再往東北方向,就是于謙的中軍主力,而往西北方向,則是先鋒部隊。
所以說,這次的安排只是帶他出來,並沒有打算讓他這一支部隊真正有機會參戰。
這是一支完全由土木堡之戰時殘存下來的老兵組成了五千人部隊。
身為左先鋒的朱謙沒有抱怨,他相信天意。御醫已經不止一次的給他定了死期,可死神都被他擊敗了,硬生生的多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呢。
天意一定會讓他的戰刀砍在瓦刺人身上。
接到于謙的電報之後,朱謙心中沒有歡喜,也沒有什麼激動,打了一輩子的仗他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最需要的,那就是冷靜。
敵軍一支先鋒,有極大的可能會突襲自己的位置。
那麼,一戰又有何懼?
開啟了那個被封上了幾個的箱子,裡面裝著一把長刀。
朱謙一伸手抓住了刀柄,可這一用力之下,卻是急急的咳出一口血。兩個親衛趕緊過來扶,朱謙大怒:“滾出去,都滾!”
兩個親衛對視一眼,快速的退了出去。
兩行熱淚從朱謙那如老樹皮一樣的臉上滑落,他知道自己已經到極限了,自己已經不可能再用自己的戰刀去殺敵了。
“來人!”朱謙很想大喊一聲,可聲音卻是那麼的無力。
剛才退出去的兩個親衛就守在門外,自然是清楚的聽到喊聲,趕緊的跑了進來。
“傳令,全營備戰。明天向南五十里紮營,斥候外放一百五十里。然後……”說到然後的時候,朱謙多少有些疑惑,可還是緊緊一咬牙:“去叫樊良過來,順便帶上白大人的那些新武器。”
兩個親衛退了下去,很快樊良帶著幾個人過來。
讓人把箱子放下之後,讓所有人都出去了,帳篷內只有他和朱謙了。
他們是認識的,朱謙與樊良的父親也是好友,作為副先鋒樊良也從這位老將身上學到了不少,別看紮營這種活每個將軍都會作,可紮營的技巧卻有許多細節之處,更顯得經驗的重要性。
營盤扎得好,不僅僅防禦力一流,還可以防止敵軍偷襲,以及快速出擊。
“小良呀,我老了。已經老到拿不動刀了,你把我的刀帶回去給白名鶴。告訴他我們這些老傢伙玩了一輩子刀弓,他的火器很厲害,老子服氣。這次老子就用他的武器殺敵,多殺幾個!”
樊良是副先鋒,自然是知道電報內容的。
當下樊良問道:“你老的意思,我們這裡有可能最先遇到敵軍?”
“不是有可能,而是肯定。你莫要小看中軍大帳還有武英殿,于謙大人是人傑,白名鶴也不是俗類。他們兩人加在一起,而且這次配合的如此的好。大軍步步為營,又不失機會的不斷的突擊,大膽而不失穩重。而咱們京城的英武殿中,那一位都是我要叫叔叔的級別,打了一輩子的仗了,經驗老道。既然兩邊都說,我們小心戒備,那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