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結論:城市不論大小,都有安全隱患,相對來說還是鄉下好些,那裡雖然生活可能苦點,但只要勤勞,生存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於是,幾天後,陶母帶著陶金兄妹離開縣城,向西遷移。往西走了三十公里的大路,到了一個分叉口。大路在此拐彎向南,通往西面的是羊腸山道。陶母想交通不便的地方安全係數肯定要高些,所以決定走小路,打算找到一個合適的落腳點後定居下來。
真是禍不單行,11月2日上午,當他們走到距離陶村大約兩三公里的地方時,陶母不慎摔下小路右側的河灘。河灘離路面只有一米多,按理說是不至於丟掉性命的,但陶母卻真的長眠於此了。
原來,這一路上雖然時不時地能乞討到一些食物,但陶母把絕大多數都給了陶金兄妹,自己只吃一點點,並說她是大人,經得起餓。可憐天下父母心!長時間沒吃飽,甚至經常捱餓,陶母走路都沒有力氣,一塊不大的石頭就讓她栽了下去。
見母親摔下河灘,陶金急忙跳了下去,然後把蹲在路邊伸出雙手的陶玉抱下河灘。河灘無水,只有石頭,估計是從小路左側的高山上滾落下來的。陶母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陶金兄妹合力抬起母親的上身,讓她坐著。兩人驀然發現,一塊石頭被鮮血染紅了,上面還有一團白白的東西,而這塊石頭正是母親剛才的臨時枕頭!
再看母親腦後有一個大洞,紅白之物還在向外流淌,陶金明白了:母親是頭朝下摔進溝裡的,腦袋正好撞在了這塊該死的石頭上!陶金忍不住哭了,陶玉也跟著大哭。
()好看的txt電子書
僅僅哭了一分鐘,陶金想:要儘快給母親止血。很快,他脫下破舊的衣服,將母親的頭包紮起來。
此時,處於彌留之際的陶母醒了過來。自知所剩時間不多的她示意他們不要哭了,然後斷斷續續說了一番話。歸納起來有三點。
一、陶家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家族,不論男女,長大後下身都沒有蔭毛,是地地道道的青龍白虎。為了血統的純正,祖上規定絕不允許族人與外人通婚。(筆者在此有必要說明一下,陶強與陶龍並不知道祖宗的規定,他們都只與有血緣關係的女人發生關係純屬巧合,正應了那句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二、她與陶金的父親是親姐弟,她17歲生的陶金,19歲時生下陶玉。
三、叮囑陶金陶玉兄妹,長大後兩人就結婚,生兒育女。並讓他們告誡自己的子孫,世世代代族內通婚,萬萬不可與外人成親。
聽母親這麼說,陶金問道:「娘,多少歲才是長大了,可以結婚了呢?」
陶母每說一句話都要花很大的力氣,正在喘氣,還沒有回答陶金的問題時,陶玉又問:「娘,什麼是結婚,怎樣才算結婚了呢?」
良久,陶母才告訴他們:至少要等到陶玉滿13歲,那時她應該有了月事,可以算是長大了。至於結婚,就是兩個人組成一個家,生活在一起。(筆者注:那時的女孩普遍都是13、14歲才來月經,現在的女孩生活條件好,初潮的年齡11歲左右。
陶玉還是沒有弄明白,又問:「娘,如果你不在了,只剩下我和哥哥兩個人相依為命,生活在一起,那是不是算結婚了?」
儘管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但陶母還是非常耐心的解釋道:「結婚,是要CaoBi的,你們現在還小,一定要等到陶玉滿13歲以後才能開始CaoBi,那時才算是結婚了。還有,第一次CaoBi玉兒下面會很疼,還會流血,隔兩天就沒事了。」
這時,陶金兄妹想起平時經常聽到的粗話「Cao你孃的Bi」,雖然這是罵人的話,但聽完孃的解釋後才知道,CaoBi是很正常的事,結婚與CaoBi是密不可分的。
奄奄一息的陶母覺得有必要向兄妹倆交待一下婚後的注意事項,所以用盡最後的一點力氣說道:「金兒、玉兒……你們結婚後……一定要記住……在玉兒來月事的那幾天……懷上孩子以後……生下小孩的頭幾個月……都不能CaoBi……你們要相親相愛,白頭偕老……」
說完,陶母頭一歪,尋找陶父去了。
陶金兄妹抱著母親,哭喊著,拼命搖晃她的身體,希望她能醒過來。但人死哪能復生。直至陶母的身體僵硬、全身冰涼,他們才不得不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陶金認真看了下四周,準備找個合適的地方安葬母親。河灘的右邊是七八米寬的小河,陶金後來知道它叫白水河。漲水季節這河灘肯定是要被淹的,顯然不適合做墓地。看樣子只能在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