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在孫策的指揮下,這五百騎兵統統化作客商,分批次進入了舒城。
再之後,孫策、周瑜便帶著這五百騎兵,將太守府包圍的水洩不通,孫策更是依靠兩個拳頭,一路打進了太守府裡,親手將太守陸康給綁了起來。
孫策對陸康進行威逼,周瑜則苦勸陸康,軟硬兼施,終於得到了陸康的同意,答應給孫策糧草。不過,廬江的糧倉裡面,只有兩萬石糧食,孫策要走了一萬石糧食,將剩餘的一萬石留給了陸康。
周瑜則依靠自己在舒城裡的人脈關係,替孫策組織了一個運糧隊伍,將一萬石糧食全部運出廬江後,孫策這才放了陸康。
陸康雖然心生恨意,但他是個正人君子,既然答應了孫策、周瑜不再追究此事,也說到做到,並沒有對周瑜進行制裁,也沒有派兵追擊孫策。
於是,孫策、周瑜押運著糧草,朝壽春而去。
比及到了廬江、九江的交界處,周瑜不願意去見袁術,便在此地和孫策分離,並且給了孫策一個錦囊,讓孫策抵達壽春後,再開啟錦囊,然後依計行事。
孫策依依不捨的挽著周瑜的手,不願意和周瑜分開,周瑜告訴孫策他會在舒城等著孫策攻打江東的訊息,一旦接到孫策的訊息,便會募集一些兵勇,前去投靠孫策,與孫策一起去取江東。
兩人分開之後,孫策繼續押運糧草往壽春趕。等回到壽春,孫策直接去見袁術,稟告自己的成果。
袁術得知孫策歸來,而且未損一兵一卒,還帶回來了一萬石糧食,雖然沒有攻下廬江,但看在這些糧食的份上,也沒有說什麼。
孫策回到家裡,拆開周瑜給的錦囊,匆匆看了一遍錦囊裡的妙計,不禁說道:“真乃妙計也!”
正巧袁術派遣紀靈、張勳、劉勳等人前去攻打豫州的汝南,大軍都在外面,只有壽春城裡少數兵馬。
於是,孫策認為時機來了,便寫了一封信,叫來了心腹,讓心腹帶著這封信,星夜前往歷陽,並且將這封信親手交給他的舅父吳景。
之後,孫策便在壽春城裡坐等訊息。
數日後,心腹歸來,並且帶來了吳景的回信,表示他和孫策的堂兄孫賁都願意聽從孫策的安排,並且已經寫信給了袁術,謊稱劉繇大軍渡江攻擊歷陽,請求支援。
到了第二天,袁術果然派人來請孫策,孫策直接去了州牧府,剛一見到袁術,便抱拳道:“末將參見大人!”
袁術一臉笑意的道:“伯符,你來到正是時候。剛才你舅父吳景派人傳來訊息,說劉繇又再次率軍攻打歷陽,並且祈求支援,如今紀靈、張勳等人都率兵在外,正在對豫州用兵,我已經無兵可調。但歷陽關鍵非常,又不能不救,我思來想去,還是準備派遣你去支援歷陽,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孫策抱拳道:“為公為私,我都要前去相救,只是大人已經無兵可調,我一個人去了,也無濟於事啊。”
袁術皺起了眉頭,也泛起了難,道:“實在不行,我下令募集三千兵丁,由你帶領著,前去支援歷陽。”
孫策道:“大人,新募兵勇未經訓練,恐去了也是無濟於事。”
袁術泛起了難,道:“那該如何是好?”
孫策抱拳道:“大人,不如這樣吧。先父的舊部程普、黃蓋、韓當、朱治等人都驍勇善戰,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久經戰陣之人,若能與我同去,我等同心協力,奮勇殺敵,定然可以將劉繇的軍隊擊退。”
袁術聽後,頓時大喜,急忙同意了孫策的意見,下令讓人去通知程普、黃蓋、韓當、朱治等人,全部去歷陽支援。
孫策於是辭別了袁術,翻身上馬,帶著兵器,徑直朝歷陽而去,心中更是憧憬了無限的美好!
121攻取江東
孫策離開了壽春,帶著極大的欣喜來到了歷陽,舅父吳景,堂兄孫賁早早的等候在城門口,列隊歡迎孫策的到來。
歷陽城門口,孫策見到舅父吳景和堂兄孫賁後,內心激動不已。
吳景、孫賁也是一陣激動,接著孫策之後,便直接帶進了城裡,然後互訴衷腸,言及這兩年多來的思念之苦。
自從孫堅死後,孫策率領舊部投靠袁術之後,袁術便採用分化之計,將孫堅舊部全部打散,派人秘密監視他們,不讓他們有任何來往的機會。
如今三人再次相見,自然有說不完的話題。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程普、黃蓋、韓當、朱治等孫堅的舊部紛紛來到了歷陽,另外孫策還專門寫信請來了他的堂兄孫河,以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