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3 / 4)

“那就置趙雲於不顧?”袁譚問道。

郭圖道:“就暫且讓趙雲在冀州猖狂一陣子,何況三公子代替主公管著冀州,趙雲在冀州的破壞越大,豈不是越顯得三公子無能嗎?”

袁譚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他心裡對這個三弟極為痛惡,因為有謠傳,說袁紹喜愛袁尚,甚至有立袁尚為嗣子的打算。當然,這些是內部訊息,外人極難知道,袁譚也從未向人提起過。知道此事的,只有郭圖一人而已。

“大公子,我以為,趙雲孤軍深入,必然不會在冀州長待,不如立刻派遣一支軍隊駐守高唐,以防止趙雲率軍南渡,偷襲我軍。”許攸道。

“趙雲就算南渡,也不可能會來高唐,以我猜測,趙雲很有可能會去濮陽,偷襲主公的大軍。如今我軍應該全力攻城,其他的事情,就不要管了。”郭圖道。

逄紀急忙說道:“主公手令,不可違抗,我軍兵多將廣,就算要攻擊歷城,也用不了那麼多人。如果大公子沒有任何做為的話,萬一主公得知,必然會責怪大公子。不如就抽調出一支兵馬進入冀州,至少可以搪塞主公,讓主公知道,大公子確實派遣了一支軍隊進入了冀州去征伐趙雲。”

袁譚扭頭看了郭圖一眼,郭圖當即說道:“逄參軍說的很有道理,不過這裡正在關鍵時刻,抽調不出精兵強將,不如就有逄參軍率領一支軍隊,前往冀州如何?”

逄紀又不是傻子,自然能夠看出郭圖的意思,而且他本來就不喜歡袁譚,此時能夠離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當即抱拳道:“非常之時,也只能行此非常之事了,我願意率領一支軍隊進入冀州。”

於是,袁譚當即下令鳴金收兵,暫時撤下攻城部隊,當晚便抽調出一萬軍隊,讓郭圖交給逄紀,讓逄紀帶著他們去冀州狙擊趙雲。

逄紀沒有任何意見,但當他見到他所帶來的那一萬軍隊時,卻感覺有些上當了,軍隊裡都是一些老弱病殘,高矮胖瘦都有,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夠抵擋的住趙雲的軍隊?

無奈之下,逄紀只好硬著頭皮,帶著這一萬由傷兵組成的大軍,前往冀州去了。(未完待續。。)

293黑夜突圍

逄紀帶著老弱病殘組成的一萬士兵走了,袁譚連一員將領都沒有派給他,根本沒有指望逄紀能夠消滅趙雲,甚至連希望逄紀狙擊趙雲的意思都沒有。

袁譚一共有兩個兄弟,二弟袁熙一向與世無爭,而且跟他的關係也非常好,現在為幽州刺史,駐守幽州。

三弟袁尚,要比袁譚小十歲,自幼就生活在袁紹身邊,又因為袁尚的長相最像袁紹,所以深得袁紹的喜愛。

袁尚從小就仗著袁紹對他的喜愛,和袁譚爭搶東西,兄弟二人相處的並不融洽。袁譚崇尚武力,且弓馬嫻熟,是能征慣戰之將,從小便被其父袁紹安排在軍營之中,從步卒一步步的升到將軍。所以,袁譚與軍中諸將相處的十分融洽。

而袁譚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等人的關係也十分微妙,常常與他們把酒言歡,更深得軍中將士所敬仰。

袁尚卻喜好文學,加上是幼子,所以袁紹一直把他留在身邊,讓人教授其識文斷字。雖然後來也學習武藝,但終歸是武藝不精。不過,袁尚常常能禮賢下士,與袁紹的幕僚們相處的十分融洽,更拜田豐、沮授為師,與審配、逄紀、荀諶、辛評等人都成為了忘年交,更與沮授之子沮鵠、田豐之子田喜義結金蘭,深得文官體系的喜愛。

但因為郭圖與審配有過過節,而審配又是袁尚心腹,所以郭圖這才暗中投靠了袁譚,時常為袁譚出主意。

所以。在袁紹的集團當中。袁譚、袁尚已經漸漸形成了兩個派別。不過。田豐、沮授、許攸、荀諶等人是典型中立派,他們仗著有過人的才華,兩邊都不靠,一心一意的為袁紹出謀劃策,盡心盡力的為袁紹做事。

袁紹一向重文輕武,所以手下的武將都很悲催,即便是顏良、文丑這樣的超級戰將,還是要受到文官的節制。在地位上,也不如田豐、沮授、審配、許攸、逄紀、郭圖等文官,更別說張郃、高覽、淳于瓊、蔣義渠、朱靈、蔣奇等人了,所以,這些將領基本上暗中都傾心袁譚,而且袁譚是嫡長子,自然是嗣子的不二人選。為了尋找出路,這些將領都或多或少的跟袁譚有些來往。

此時此刻,袁譚送走了逄紀之後,便開始著手佈置明日的攻城任務。這一次,他要指揮全軍進攻。從歷城的四個城門同時發動進攻,讓城內的守軍無法顧及。

不過,許攸卻建議袁譚圍三缺一,並且指出若團團將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