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紀不解釋還好,這麼一解釋可更讓糊塗了,由此萬歲爺的表情也就更不耐煩了。宋陽也聽得一頭霧水,但仔細思索片刻便面現恍悟,看似無意的抬手,大袖垂落lù出小臂,自然也lù出了蘇杭送給他的、始終都被他綁在手腕上的那串珠鏈。
不出所料的,鄭紀一見宋陽手腕的珠鏈,當即便是一愣,宋陽笑得tǐng自然:“你這人真沒勁,以為我沒帶信物就不當我是密使了,我勸你收兵你就敷衍對付。”
作戰時鐵面冷眼,平日裡鄭紀卻是個隨和xìng子,也笑了起來:“你早把信物亮出來,我早就收兵了。”
宋陽搖頭道:“好像以權壓人似的,不太好。”兩個人又說了幾句,鄭紀告辭而去,之前看著兩個忠心臣子笑談融洽,豐隆滿臉滿臉的愉快暢慰,但是等鄭紀一走他立刻就跳下‘寶座’,跑到宋陽身邊問道:“咋回事?啥信物?哪跟哪?”
宋陽沒急著解釋,先把自己和小葡萄手上兩串珠鏈的來歷對豐隆講清楚,跟著說道:“當初胡大人把兒子送來封邑的本意是‘豐土木、潤命根’,算是避禍、祈福,這種事情沒有明文規定,不過總得樸實低調才好,何況葡萄又是個小囝囝,所以身上一直乾乾淨淨,沒有一件飾物,除了前陣子我送他的那串珠鏈。”
葡萄畢竟還是個小孩子,娃娃心xìng,從老師那裡得了件禮物,豈有不到處顯擺的道理,當然少不得亮給蟬夜叉的人看,豐隆也見過小娃手上的珠鏈,當時還曾誇讚過兩句。
說到這裡事情就明白許多了,豐隆若有所思:“那串手珠是大洪密使的信物?”
宋陽點了點頭:“有這個可能,而且要真是這樣的話……還真能說得通。”
送給小葡萄的那串來自沙民中的漢人墳墓,一夥漢人莫名其妙地出現在荒原,做好事不留名一心一意幫著沙主統一全族,對這些人,謝孜濯曾有過調查,只是當事人早已化為枯骨再無所追究了,現在看來,如果珠鏈真是洪朝密使的身份象徵,那群漢人的來歷和目的就再明白不過了:前朝大洪的忠心後代。
宋陽手上的珠鏈是蘇杭從海島上得來的,蘇杭曾說起過,當時那個土人送她手鍊的時候比劃了半天,但船長姑娘沒看懂、也懶得理會其中深意,就把禮物收下拉到……會不會是當年也有一支洪朝遺脈到了那島上,不知有要進行什麼圖謀,總之最後人也是死掉了,珠鏈被土人當做遺物保留下來,後來又見到有漢人來島上,土人就把蘇杭一行當成了之前那夥人的同伴,把遺物送給了蘇杭。
大洪朝在南荒世外留了一支jīng兵,又有人去極北荒原上拉攏沙民,再派遣一隊人到東方大海上去做事情也還真就不奇怪了。由此,天涯兩端出現一模一樣的珠鏈倒也勉強能說得通了。
這個時候宋陽忽然吸溜了一口涼氣,低低地說了句:“還真是危險!”
有感而發的低呼,指的是當初‘收服’蟬夜叉的過程,如果珠鏈真的是密使身份象徵的話,那當初洪太祖設下的、啟動蟬夜叉封印的鑰匙很可能是兩把:鑑血術、珠鏈,缺一不可。
光透過血鑑,但若手上沒有珠鏈信物,還是過不了關的。
回想當時,宋陽在夜叉營地中裝暈,首領鄭轉曾搶上幫他探脈,那時候看來再正常不過的反應,可如今仔細回想,鄭轉是個將軍、統帥,他又不是大夫,什麼時候也輪不到他主動去給別人探望病情……或許鄭轉根本不是去探脈,只是想看看珠鏈信物吧。
幸虧蘇杭送他珠鏈,更幸虧宋陽裝暈,否則人家直言讓他出示信物,即便珠鏈就帶在手腕上,他不知道也拿不出來,多半還是會被蟬夜叉當做jiān細直接處決。
宋陽的這個猜測可不是‘無中生有’,蟬夜叉的確對珠鏈信物重視的很,最簡單的道理:宋陽是大洪密使,這是早就確定無疑的事情了,但鄭紀見到小娃手上有帶上一串珠鏈,還道宋陽被‘革職’了,所以才在追擊番兵的時候變得不聽話了,足見蟬夜叉‘認物不認人’,更能從中看出他們對信物的重視程度。
一邊吸溜和涼氣,宋陽又笑了:“這麼說的話,小葡萄要是甩著手腕讓蟬夜叉幫他們搶玩具、蟬夜叉也會當做軍令執行?”
豐隆沒搭理宋陽,他在想另一件事情,沉yín道:“既然洪太祖留了一支蟬夜叉,說不定也設計了其他幾股力量,以備將來國難時翻盤……所以珠鏈不是一條,密使也不止一個,大家各有各的任務、各做各的差事。”
做這個大洪皇帝,豐隆還tǐng帶入角sè的,已經開始在琢磨著要探索當年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