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留下的設計。
他的意思宋陽完全明白,不過現在追究這些實在沒什麼意義,就算洪太祖在中土各處還另藏了一萬隊蟬夜叉,找不出來他們也沒用,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最重要的莫過於擊退番軍,宋陽搖著頭笑了笑,這個時候天近黃昏,他拉上豐隆、帶著兩個媳fù和一群‘閒雜人等’,熱熱鬧鬧地跑去周老爺家吃飯了……
隨後幾天裡,探馬追蹤敵軍,回報不停傳來,經此一戰吐蕃先遣傷亡慘重、折損近半,歸攏各部後餘下的能戰兵力只剩六萬。真正被南理人殺掉的番子其實並不多,當大陣崩潰、群馬驚瘋後的自相踐踏、摔傷才是傷亡的主因。
而六萬兵中,足有兩萬人從騎兵變成了步兵,他們的馬匹跑丟、找不見了。
此刻吐蕃先遣在距離青陽以西八十里處紮營,暫時沒有了動靜,不知是打算等主力來匯合還是會重振旗鼓、修整後再攻青陽。
憑著青陽現在的兵力去攻敵實屬不智,何況人家也是上將統領、謀士相輔,選擇的紮營處易守難攻,宋陽才不會去做傻事。
青陽城中又恢復忙碌,士兵們cào戈以待、工匠與青壯勞作備戰,大勝帶來的喜悅漸漸退去,但只是退去而非消散,它蟄伏心底,化作了士氣與豪情,不難理解、不難分辨的,因青陽城中的氣氛已經煥然一新,從恐懼到不怕;從絕望到盼望,從等你來殺我到等你來送死,這種感覺的變化並不明顯但卻絕不含糊,任誰都能明白。
而且一場大勝,喚起的不止是青陽計程車氣,這些天裡陸陸續續又有不少以前被打散、逃到青陽附近的南理散兵進城;另外戰前劉厚大人向附近城池派去求援的軍官也先後返回,或多或少都帶了些援軍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青陽沒能打出那個勝仗,無論散兵遊勇還是後城援軍,都一定不會來的。
這些兵馬匯聚到一起,湊成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人數雖少,但對現在的青陽而言,著實算得一份驚喜了。
從大戰當晚算起,到了第八天的中午,前方軍報傳來,番子的前鋒終於完成了修整,又有了新的行動:兩萬多步兵緩緩向著青陽而來;三萬多騎兵並未隨行,他們另有行動,暫時還不敢確定,但是看騎兵的前進方向……很可能想要繞過青陽,直接去攻燕子坪。
!@#
第一一一章 截殺
第一一一章
截殺
訊息傳到青陽,劉太守和葛司馬不約而同,一起抽了口冷氣
繞城而過本是兵家大忌,在大軍身後留一座敵人的堡壘,就等若給自己埋下一個隱患,害處不言而喻。但‘兵者詭道’,不同情形下,大忌也可能會變成取勝之道。
燕子坪不止是宋陽的老巢,還是南理佛徒心中聖地所在,自從開戰以來,妙香吉祥地就一直在鼓勵全民抵抗,意義何其重大。
常春侯現在已在青陽挑起了旗號,封邑武裝都隨他而至,燕子坪空不設防,且青陽背後、方圓數百里內不存重鎮,幾個小城兵微將寡,根本就沒有能夠狙擊三萬敵騎的力量。
若置之不理,常春侯老巢被毀、妙香吉祥地被佔,無異於被吐蕃人重重抽了個耳光,南理士氣遭受重挫;若要去救,宋陽就得從青陽撤軍。沒有封邑武裝的支援,只憑青陽本部人馬,能擋得另外那兩萬多番軍的猛攻麼?
如果再向深處去想,事情也就更復雜了……
青陽背後地勢相對開闊,燕子坪無險可守,適合騎兵衝擊,封邑武裝雖然精銳,但人數畢竟吃虧,與近三倍於己、對泰坦鳥已經有所防備的強敵,到底能不能打勝?
又或者人家根本不來和你硬碰硬,也許等宋陽趕回封邑,番子騎兵就掉轉方向又來攻打青陽,這種可能極大,要知道騎兵行動的特點就在於速度快、擅突擊,防不勝防。
兵分兩路,步兵蓄勢而來,騎兵繞城直指燕子坪,番子這一招佔盡了先機,當得‘狠辣’二字。
劉厚不敢怠慢,帶上葛司馬一起趕赴宋陽所在的驛站。
太守收到軍情的同時,宋陽這邊也得到了同樣的訊息,劉厚趕到時,驛館由當值的山溪秀把守、奉命閉門不見來客,不用問,宋陽正和同伴商討此事。
劉厚不敢催促,帶著人耐心在樓下等候,隨時準備著聽奉侯爺調遣。
差不多一個時辰後樓上散會,最先出來的是蟬夜叉首領鄭紀,鄭將軍不知得了什麼美差,神采奕奕興奮莫名,他平時都對南理地方官不予理會,這次居然在路過時對劉厚點頭笑了笑,看來心情還真是不錯。
鄭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