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香港小亨 作者:卡車

等到他酒醒過後回到大伯家,村民都在謠傳,說張少傑可能掉進河裡面淹死了。大伯、小姑差點在哭喪了,這時候,他才在眾人目瞪口呆中,搖搖晃晃爬到床上,酣睡到第二天。

鄉下的生活顯得有點荒誕不經,漫無目的的,但是充滿情趣。

一直呆到2月20號,已經是大年初六。

考慮到少淮的學校即將開學。張少傑兄弟兩人這才踏上回家之路。

回家之前,除了留給大伯、小姑他們家各自300元,用以改善生活之外。

張少傑手頭還有1000元人民幣。這筆錢也懶得帶回香港,就準備給當地經濟“做貢獻”吧。

回到縣城後,張少傑在小方同志的導遊下,橫掃了郵局的那些郵票。

特殊時期郵票、解放前的郵票,還有近些年新發行的郵票。這些都是張少傑垂涎三尺的收藏品!

張少傑購買了三十個集郵冊,裝了滿滿的郵票,也才花掉了500多元。

遺憾的是,80年版的“猴票”雖然在2月15號就發行了,但是縣城的郵局暫時還買不到,“祖國山河一片紅”之類的郵票,市場也很稀罕,從郵局去掃貨,是掃不到這類的珍品。

“再見了,小方同志,你是一個漂亮的姑娘。”張少傑在火車上揮了揮手。。。。。。。。

小方同志在站臺上,兩條辮子迎風擺動,她揮一揮手,臉上帶著好看的笑容。

與小方同志互相換了聯絡方式。

帶著懷念和遺憾,張少傑兄弟兩人回到了香港。

內地雖然充滿了機遇,但是張少傑還是感覺到種種束縛。這種束縛,雖然在不斷鬆綁,但是張少傑還是等不及這種鬆綁的速度。所以,香港還是他現如今主要的奮鬥舞臺!

——————

PS:感謝“血剎魔帝”、“韋家二少”、“凌長金”慷慨打賞。

第三十章 金老爺子,您腫麼能這樣

1980年2月23日,終於回到了闊別十多天的香港。

“到家了!”少淮有點激動的歡呼。

旅途最大的快樂,不是旅遊的過程,而是帶著旅途的疲倦回到家的那一瞬間!

“是啊,到家了!”

踏上岸,張少傑感覺海風吹拂下,溫暖的感覺侵潤了他整個身體。

這種久別的溫暖,讓他舒服的差點呻吟出來。沒有感受過長江以北地區的冬天,是不會覺得香港的冬天,居然是如此的舒適。

一切回到了過年前的軌跡。

安徽老家的鄉村,那裡民風淳樸,重視傳統。生活節奏很慢,在農閒時節,每天有用不完的閒暇時間。

在那裡,人們是不會想象得到城市中的人,尤其是經濟發達城市中人,生活節奏是多麼的快,個人的空間被壓縮得多麼的少。

這一對比,讓張少傑想起了希臘人的寓言《富翁和漁人》。

寓言中,一個富人遇到一個漁人,看見漁人躺在沙灘曬太陽,就問他為什麼不去出海打漁。漁人反問,出海打漁的目的何在?富人說,為了掙錢成為富翁。漁人問,成為富翁又如何?富人說,那時候就不用打漁,可以天天在沙灘上曬太陽了。漁人笑了,我現在不已經是天天在沙灘上曬太陽了。

張少傑知道,從詭辯上來看,漁人靠他的小聰明在口頭上贏了。

但是,從現實社會來看,奮鬥成為富豪後再去沙灘曬太陽時候的心境,和漁人又窮又懶時卻躺在沙灘曬太陽時候的心境總不會是一樣的。

中國文化是崇尚勤勞的,如果解放了生產力,就不會像希臘人那樣偷懶。

現在中國的問題是,中國沒有那麼多工作機會。

在農村,人們一年有大把的時間無所事事。農忙的時候手忙腳亂,農閒的時候,時間總是打發不完。

從老家回來後,張少傑忽然想到——我們這麼一個本性勤勞的民族,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勞動的機會!

要讓人們獲得勞動的機會,首先要有資本。

對,去賺錢!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不僅僅是為了家庭。

而是要讓更多的家庭幸福,要讓安徽老家那樣的經濟不發達地方富起來!

最大的仁道,不是去非洲,去東南亞的那些完全陌生的部落裡面做慈善。而是要讓自己本民族,本鄉土的人們幸福!

改革開放,就是讓中國補上資本主義這一課。

沒有經歷資本主義,中國不可能跳躍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