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4 / 4)

小說:香港小亨 作者:卡車

的從封建時代跑步進入比資本主義更高階的社會形態。

改革開放的號召是“先富帶後富”,但是問題是,先富起來的很多人,不願意帶後面的人致富,反而提高後面的人生活成本,阻礙後面的人通往成功。

先富起來的人,炒房子、炒日用品、操縱股市、汙染環境、向食品投毒,用郎鹹平的話來說,就是——先富起來的那些已經不是人!

當然,那句話太過於以偏概全。

富人也是人,人就是有各式各樣的性格,“為富不仁”的僅僅是富人群體中的一部分。

媒體總是喜歡曝光“為富不仁”的,但是也有“仗義疏財”,擁有“兼濟天下”大志者,卻總被懷疑做好事的動機。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人總要有大志氣!

張少傑就願意做一名胸懷大志,兼濟天下者!

——————

回來後,張少傑還未躺在床上休息,首先就打電話問候了金庸老爺子。

金老顯得非常的高興,同時也極其關心內地的情況,事實上,從50年代回到香港之後,金老爺子已經有快三十年沒有回過中國內地。

“改革之後的中國已經、正在發生變化,深圳那邊,發展的很快。不過在中部發展的卻很慢,尤其是鄉村人少地多,農閒時候無所事事。同時,農民收入很少,安徽那邊的農民,一年只有200元的收入,到了過完年之後,多半也就用完。很少家庭能夠擁有儲蓄!”張少傑對於內地的真實見聞,很有感觸。

金老爺子深深思索片刻說道:“有進步就好!特殊時期時,我在香港發文大罵內地。改革開放後,我寫稿稱讚內地政府。雖然我自認為了解內地,但是卻總是透過文字和圖片來理解,而沒有機會真正回到內地去深入體驗。真羨慕你啊,想去就去!”

金庸大俠雖然交友廣闊,不少的朋友已經在內地身居高位。而辦《明報》更讓金庸的大名落入中央政府高層的法眼。不過正是因為辦了《明報》,使得他一舉一動,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