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 章 唯吾獨尊(三)(1 / 4)

聽秦放鶴原原本本彙報完,盛和帝沉默許久,才拍拍膝蓋,近乎嘆息般丟出一個字,“難。”

並非此事處置難,而是農作物保密這件事本身就很矛盾。

地是誰種的?最廣大的老百姓,朝廷的本意就是推廣,好讓家家有飯吃,所以就不可能像工研所造船、火器營造炮那樣密封在一棟建築內。

不然研究高產作物和大規模機械生產就沒有意義了。

種地跟烹飪是一樣的,只要炒菜,香味就一定會飄散出去,你既想讓儘可能多的人接觸,卻又不想讓儘可能多的人接觸……本身就自相矛盾。

種子類作物尚且可以透過特殊手段處理,讓下面的人即便拿到了果實也種不出來,源頭牢牢把控在朝廷手中,外國人自然沒辦法偷。

但很多根莖類作物不一樣,它們的果實、根莖,甚至一點根鬚都可以作為新植株的來源!

如今朝廷正在透過藥物控制,讓市面上的紅薯沒辦法發芽育種,但只能保證成功儘量低,卻不是百分百。

也就是說,某種機率下,市面上流通的糧食本身就能作為種子!

只要對手的時間和人手足夠多,慢慢篩選,如果足夠幸運,他們甚至可以透過正常的市場交易取得“種子”。

因為紅薯正在作為一種普通作物流通,你總不能不許人家消費吧?

顯然足利嘗試過這種方法,但因為需要掩人耳目,採集的樣本不夠多,實驗時間不夠長,育苗失敗,所以才將主意打到那些還沒上市的果實身上。

奈何目前紅薯等作物還在推廣階段,大家對田地裡的看管比較嚴,外人難以接觸,足利等人拿不到,需要一箇中間人。

他們最終選定了曹威。

作為太學農科的學生,曹威日常學業接觸的就是這些,他去拿,誰也不會覺得奇怪。

而且他的伯父就在農研所,具備豐富的育苗育種經驗。如果能夠與曹威建立足夠親密的聯絡,他們或許還能進一步取得照料、培育作物的方法。

但怎麼才能讓他心甘情願的去呢……

這件事最幸運的地方在於,目前民間推廣的都是農研所培育好的紅薯苗,下地前就泡過藥水了,哪怕足利拿到了那些根塊,大機率也發不出二代芽來。

但隨著推廣的深入,早晚有一天他們會遇到泡過藥水後依舊發芽的紅薯,然後因為某種契機發現可以利用發芽的根塊、藤蔓來育苗。

待到那個時候,秘密也將不再是秘密。

縱觀人類歷史,物種不就是這樣流傳到各國的嗎?

秦放鶴曾經熟悉的那段歷史上,我國的紅薯也是這麼偷渡來的。

從國家政治層面來說,依靠機率保密,聽上去就很不靠譜。

但遇到這種繁殖能力極強的藤蔓類塊根植物,還偏偏就只能祈禱機率!

你可以透過訓誡,要求在職官員和官員預備役保密,但隨著推廣鋪開,同樣的準則能應用在農民

和商人身上嗎?

不可能的。

他們沒有那樣的覺悟和敏感度。

說句難聽的,哪怕沒有現在的足利,哪怕大祿朝再如何嚴防死守,等到全國上下真正推廣的那一日,也就是洩密之日。

從全人類延續的角度來看,確實應該全面推廣,但單純從各國爭霸來說,秦放鶴不覺得也不希望自己有那麼崇高的理想和覺悟。

他需要在儘可能長的時間內保證中國的先進,以便在未來對其他國家形成碾壓,立於不敗之地。

盛和帝思慮片刻,揹著手在屋子裡轉了幾l圈,張口下旨,“曹威洩密,剝去其太學生、舉人資格,終身不得入仕。曹威之父教子無方,官降二品。曹恬不能及時察覺,為官有失,奪其學士頭銜,立刻離京,前往定北省主持開荒。”

無論曹威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大錯已然鑄成,不殺他就不錯了。

可惜的是曹家滿門,仕途全是完了。

曹父爬了半輩子才好歹在六部混了個五品,如今一口氣擼了二品,連最末流的縣令都不如,也只好去哪個窮鄉僻壤做個縣丞、典史之流,一生心血毀於一旦。

曹恬畢竟是難得的人才,盛和帝不捨放棄,打發到北邊去,也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但如今的北方仍屬荒涼之地,曹恬五十多歲的人了,又是貶官,只怕此生便要老死邊疆了。

“另外,當日受傷的那幾l個太學生也要查一查,但要委婉些,不要太過強硬。再者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