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在天亮之前,差不多就能趕到鴻宇山了。
為了顯示虔誠,在靠近鴻宇山百里的時候,就沒有人再乘坐車馬和任何的交通工具了,所有人,都是用腳走到鴻宇山。
“爸爸,我腳痛……”走了二十里之後,朱老三的兒子就走不動了。
“腳痛那就休息一下,喝點水,然後再走……”朱老三解下自己身上揹著的水壺,遞給了兒子。
幾分鐘後,雖然他兒子還沒休息夠,朱老三還是繼續牽著自己的兒子往前走,在他兒子真的走不動的時候,朱老三冷著臉,硬拖著他兒子一起走。
一路上,朱老三自己又累又渴,但還是靠著自己的腳力和堅持,在天亮之前,趕到了鴻宇山的邊上。
這一路上趕來的人群之中,有超過大半的人,在趕到鴻宇山邊上的時候就停了下來,然後自動聚集在鴻宇山周圍的那幾十個圍成一圈的巨大廣場上,那些廣場上,每一個廣場都堪比大型的飛艇起降基地,可以聚集幾十萬人,連線著從四面八方通往鴻宇山的道路,在平時的話,這些廣場上不會有這麼多的人,而在開碑節這一天,鴻宇山周圍的所有廣場都會人滿為患。
因為有著大禮牌,朱老三和他的兒子朱光嗣就在無數人羨慕的眼神之中,經過兩道檢查的關口,順著修好的道路,進入到鴻宇山內,在最後強忍著再走了幾里之後,朱老三的前面,就出現了一列如蜿蜒的長蛇一樣延綿超過十多里的長長的隊伍,隊伍的尾巴就在他前面,而隊伍的頭部卻轉到了一道山脊的後面。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朱老三也不得不停了下來。
來到這裡的人都是來做“觸碑”禮的,而開碑節的“觸碑”禮,要等待早上太陽的第一縷光線照到太古道德碑上才開始,現在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所以大家都在安靜的等待著……
第五十九卷 第十六章 浩劫(二)
等到朱老三帶著自己的兒子遠遠看到太古道德碑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4月17日的下午,從東方升起的太陽,已經掛在了天空的正中,把馬老三曬得頭頂冒煙,而因為今天走的路太多,站的時間又長,朱老三自己的腳底,已經變得火辣辣的,站在那裡就像踩在燒紅的鐵板上一樣,走一步路腳底就像被針在扎,如果不是他之前還準備了一點乾糧和水,他自己都要堅持不住了。
剛剛十一歲的朱老三的兒子的小臉已經煞白,要不是朱老三用一隻手託著,他兒子都要站不住了。
朱老三心裡也心疼自己的兒子,不過這個時候,他卻不能讓他的兒子坐到地上,那樣會被人認為是虔誠,有失體面,這樣的話,他這十年的心血,也就全費了。
但這個時候,就算站不住也要站著,因為那長長的隊伍,就像一條彎曲的大蛇,已經把他們父子兩人夾在了其中,朱老三隻能跟著隊伍慢慢的往前面挪動著腳步。
“兒子,堅持一下,等回去老爸讓你痛快的吃上半個月的冰糖葫蘆……”朱老三隻能這樣安慰著自己的兒子,同時悄悄的又從身上摸出一片早就準備好的參片,悄悄的塞到自己兒子的嘴巴里,自己也含了一片,如此,他才能讓他兒子和他一起支撐著,一直轉過山脊,看到太古道德碑。
在看到太古道德碑的那一刻,朱老三就算是不信鬼神的人,在那一刻,整個人的心神也不由被太古道德碑所奪。
太古道德碑高210米,寬50多米,通體漆黑,表面光華無比,猶如鏡面,就像一塊巨大的墓碑一樣屹立在鴻宇山中的一塊盆地之中,肅穆,冷煞,透露著一股玄奧莫名的氣息,那正午的陽光照射到高大的太古道德碑上,那光華的碑身,依舊漆黑無比,沒有任何反光,似乎能把陽光都徹底的吞噬一樣。
只是看了那太古道德碑一眼,朱老三就感覺,這東西絕不是人造之物,他的心中,一下子對那個黑色的巨大碑體充滿了難言言表的敬畏,甚至有一絲恐懼,剛剛那一身的疲憊,在這一刻,瞬間不翼而飛。
太古道德碑最初出現的時候,當然不是這個樣子的,它的周圍還有一些山脊和山壁,太古道德碑本身也是嵌在一片崩塌的山壁之中,只是這兩百多年來,經過吞堂不斷的改造,以太古道德碑為圓心的半徑十公里之內的地形地貌已經全部改變了,這裡成了一個巨大的開闊的廣場,幾乎可以同時容納上百萬人。在太古道德碑剛出世的時候,這裡完全是敞開的,誰想來看就能看,而到了現在,這裡已經是吞黨的聖地,平時只有部分吞黨的骨幹可以進來,每年只有開碑節的這一天,一般人才有機會來這裡親眼看看名震太夏的太古道德碑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