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國公府的人得了夫人的指示,便好好的維護這些長命燈,不時往裡面添油,生怕有燈滅了。若是顧卿醒著,肯定要痛心。浪費這麼多的燈油,點這麼多燈,一點用都沒有不說,這大夏天點燈門口的門子難道不熱嗎?
油燈點得多了,甚至驚動到了宮裡的楚睿。楚睿對邱老太君原本就極有好感,又聽張璇璣說這位老人是大楚的“福星”,所以不但沒有制止,反倒下詔讓京兆府派了專人去給信國公府守燈,一方面是以示榮寵,一方面也是擔心發生火情,燒了內城。
國子監當年有不少學子深受信國公府大恩,顧卿命人擺在微霜堂任他們取用的點心和粥品,成了他們在微霜堂裡讀書最美好的一段記憶。
這些學子自發的寫了禱詞,希望上天能讓這位德行高尚的老人多延幾年壽命,他們將祈禱的詩詞用紅繩綁好,系在信國公府門前的桑樹和梓樹之下,掛的滿樹都是。
而後百姓點燈,文人掛祈命書,有些喜歡看《三國演義》或玩“三國殺”的人,就到空曠的地方放一盞孔明燈。
李茂回府時正在晚上,遙遙看的自家的方向一片火光,嚇得魂飛魄散,也顧不得內城不得奔馬了,翻身上馬就朝著信國公府的方向疾奔。
京城東西兩市為了刺激商業發展,是沒有宵禁的,所以才燈火通明,但東城到內城是達官貴人居住之地,為了安全,晚上是不允許晚上有燈火的。
難道是家裡著了火?還是有人縱火?
為何沒人救火,也沒有喧囂之聲?
天上無星無月,空氣又極其悶熱,看起來像是要下雨。要真下了雨就好了,現在是夏天,雨水充沛,真要下了雨,就算著了火,也能被雨水撲滅。
李茂就在心頭如此的胡思亂想著,策馬一口氣奔到了清水坊的坊前。
遠遠的,那千百盞油燈映著他家硃紅一片的大門,就這麼不設防的一下子撞入了他的心間,撞得他淚流滿面,撞得他肝腸寸斷。
門前的桑梓下掛了無數的紙箋,似乎在靜靜的說著什麼。
當年他父親去世時,他家門前車水馬龍,卻沒有像今天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