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睛立刻一亮。
“邱老太君,這辦法您是從何處得之?”華三郎家的負責人難掩激動的說道:“我們一定要向那位高人請教請教!”
“呃……”顧卿不敢說是另外一個時空裡一個叫做畢昇的人發明的,只好含糊其辭地說道:“印章不就是這個道理嗎?許多個印章連在一起不就是一面書頁的字?既然雕版這麼麻煩你們都能做出來,活字應該更容易吧?”
幾個刻書鋪子的負責人此時也不再關心到底能不能拿到《三國演義》的版權了,所有的問題都圍繞著“活字印刷”的細節上來問。顧卿想了想歷史課本上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過程,將自己知道的細節也多說了一些。
比如說可以用膠泥代替木板,可以用銅字或者鉛字的活字模,比如說常用字多備,生僻字可以隨制隨用,可以拿粘土黏住底板來卡住活字,以後拆下等等。
家中諸人都知道邱老太君慣於各種奇思妙想,卻不知道她能想到這種讀書人都不會猜想到的事情上去。還是說這位邱老太君正因為不是讀書人,所以想的東西才不會拘泥於常規和慣例?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所有來的書商和刻師都恨不得長留信國公府,日日聆聽教誨才好。
顧卿說了半天,嘴巴都說幹了,人也有些疲憊。陳軼見幾位書商還要再多盤桓,輕咳了幾聲,提醒他們別忘了正事,這些請教的事情以後再提不遲。
他們這才如夢初醒一般連忙談起《三國演義》的事情,只是說話間老是晃神,顯然心思已經飄到“活字印刷”上去了。
顧卿看這三家技術不分伯仲,實力也都大差不差,只是偏重經營的區域有所不同,便慷慨的把《三國演義》的刊刻發行權都給了三家,三家都可以銷售,也可以刊印。
不過他們三家技術不一樣,一家擅長畫版,顧卿便建議他多畫插圖,一家擅長套印,顧卿便建議他多做彩本,還有一家裝幀精美,顧卿便讓他多做“典藏版”、“精裝版”,以供大戶收藏。
三家得了這天大的好處,哪裡有不從的,當下便定下了“畫本版”、“彩印版”和“精裝版”的路線,這三種型別各有千秋,雖內容不同,也不怕互相拆臺,大家各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