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1 / 4)

小說:老身聊發少年狂 作者:片片

汾州馬場一直有人在偷偷補給,方能積累出那麼多匹馬來。可是到現在也不知道到底是何人在運送物資,又是從哪裡送過去的,如今又發現了私錢,說不定這線索就在私錢之上。

就算和馬場無關,私鑄錢幣不是小事,若能查到這些錢都流向哪裡,也就能對這私鑄錢幣的幕後之人略有所知。

李茂直奔弘賓館。

在京內沒有住處的官員,都是居住在此處。

李茂很快就見到了劉汪二人,他拿出銅幣,將盧默的身世一說,再提到這銅錢的來歷,兩人皆是大驚。

“其實汾州一直都有流通私錢,但數量不多,且一貫之中往往不到一成,難以察覺。”汪志明說道,“各州應該都有這種情況,如今銅價高,鑄造官錢無力可圖,錢局已經有許多年沒有鑄錢,各地流通的銅錢不足,加之私錢並不氾濫,各地官員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劉鵬調任汾州才剛剛三年,汪志明卻已經在汾州待了有六年了,比起劉鵬來,更為熟悉民生之事。

他苦笑著說出無奈的事實,“這齊元縣乃是富縣,與通州相連,若齊元有人鑄造私錢,怕是早就已經流往各處了。”

一時間,三人的臉色都不大好。

任誰剛剛新上任沒幾天,就弄出個盜鑄之事來,都不會心情好的。

“這件事時隔太久,就算那王林還敢留在原地繼續做這等營生,怕也是小心翼翼,抓不到什麼證據。我在京中,訊息不便,此事還請兩位明察暗訪,早日找出端倪。”李茂對兩位同僚拱了拱手,“汾州的驛站,有數座可以將信件直送京城,此事我曾告知於汪大人,兩位可憑此與京城隨時保持聯絡。”

李茂說這話的意思,就是要告訴這兩位汾州官員,此事他會稟奏皇帝,但不會在上朝的時候公之於眾,他們可以和皇帝直接溝通此事,無需凡事和他通氣。

李茂這話一說,劉汪二人都鬆了口氣。

他們雖然是因為汾州之事而升官,但並無意站隊到哪一方去。此事雖是李茂發現,但這種事卻不該歸李茂管。

若他想要請他們暗中調查,事事關心,以此謀權,或有其他想法,他們是不會幹的。

這位信國公的意思,是會入宮直接向皇帝通報此事,只不過讓他們先有所準備。

是這樣的話,他們自然只有感謝。

李茂本身也無意捲入這種麻煩事情裡去。他自己已經是一頭包了,實在沒有精力再去耗費許久查探這私錢一事。

李茂辭別劉汪二人以後,又給宮裡遞了牌子,去向皇帝稟奏。

楚睿自然對此十分重視,當即召了劉、汪二人入宮。

好在李茂之前已經去過弘賓館,和他們說過了此事,他們二人有所準備,答起話來有條有理,讓楚睿也十分讚賞。

這兩個新任的汾州地方官,果真是沒有選錯人!

對於李茂的一番體貼舉動,劉汪二人還是很受用的。尤其是汪志明,他出身不高,只能在邊地做個小官,好不容易熬出了頭,怕也是到了頭了。

若不是他在靈原縣安心日子過慣了,實在不想捲入這些派系之爭,再早些年,遇見這等機遇,怕真是會向這位信國公靠攏的。

轉眼間又過了幾日,眼見得就是春闈之時。

京城裡到處都是緊張的考前氣氛。信國公府的“微霜堂”這幾日裡擠滿了過來借閱書籍的學子,還有些其他地方來趕考的學子,知道了李茂頗為關愛學子,跑來自薦的、知道“微霜堂”的名頭,壯著膽子也來求借閱的等等等等。

顧卿聽李銳解釋過,大楚的春闈雖然嚴格不假,可是排名卻是可以進行“公薦”的。

這起先是老晉國張允的想法,他認為科舉取士皆以考場中所答試卷優劣來決定錄取,這樣難以充分考察一個人的實際才學。於是那一屆,就有許多參加進士科的學子將平日所寫的代表性作品交與主考官和其他大臣來參閱,以便他們在考前對考生的實際水平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若是其中真有大才的,這些參閱人便可“公薦”,向上再進行推薦。一般主考官有了先入為主的感觀,對這些參加科舉的學子們也就大為有益。

只是這種推薦若是有不實的地方,推薦人也要受牽連,先皇對推薦的名額和流弊的情況非常嚴格,大多數官員不會輕易為不認識的人行這種推薦之事。

所以這與顧卿知道的後世科舉還有極大的區別。這般考,還是要看人情。能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還要看主考官能不能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