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上海灘名門閨秀 作者:開了

�虻ィ��院蓯艿昊錛蘋隊���

不瞭解她的人以為她只會吃喝玩樂,其實不然,她大事情上頭腦極其清楚。她不是那種只會在家裡婆婆媽媽,說三道四,大事拎不清的人。她只是小事不上心,不屑於去計較,而到了關鍵時刻才“該出手時就出手”的。

抗戰時,所有國民黨政府機關撤退到內地,她隨丈夫輾轉大西南,歷盡千辛萬苦。她識大體,顧大局,不僅沒有怨言,關鍵時刻還能幫上丈夫的忙。

那時周仁先生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要內遷,大量的儀器裝置和書刊資料裝成若干個大箱子,先乘船運到越南的河內,然後再轉火車到昆明。戰時的火車站大概是最亂的地方,除了難民還是難民。何況國民政府機關整體都要內遷,還動員一些重要的工廠和企業內遷,運輸的緊張是可想而知的。誰有“路子”誰就有車皮,沒有“路子”就乾等吧,等到什麼時候鬼才知道。火車站裡軍人和難民鋪天蓋地,誰也不來理會這幫書生。工程研究所的大小箱子堆在火車站的站臺上,簡直像小山一樣,但誰也沒有辦法把它們運走。

工作人員當時還面臨一個困難,因為越南長期被法國人統治,火車站系統通用法語,主要管事都是法國人,不會法語就無法辦事。聶其璧知道後挺身而出,她英語、法語都內行,幫助丈夫一起想辦法。她東一個電話,西一個電話,一會兒找站長,一會兒找朋友,在火車站上指揮若定,好像是一位不得了的女將軍,神完氣定,威風凜凜,結果不多時就被她搞定了。火車站終於調撥來幾節車廂,幫助他們把東西運走了。周仁先生和研究所的同事真是謝天謝地,一時愁雲散盡,大家不得不對這位花枝招展的夫人刮目相看。

十年浩劫當中,他們夫婦的處境是可想而知的。當時周仁先生已經身患重病,無力面對衝到家裡來的造反派,這時又是聶其璧挺身而出,代替丈夫回答那些原本就是莫名其妙的問題。在被逼得實在沒有辦法時,她就以哭來表示對抗。她沒完沒了地哭,哭得昏天黑地,造反派反而拿她沒辦法。

永遠的大家風範

聶四小姐跟她母親一樣長壽,也活到了九十歲。關於她長壽的原因,她的親戚們認為與她心情開朗,萬事想得開有關係。抗戰中兵荒馬亂的,他跟丈夫輾轉去了昆明,留下兩個正在讀書的兒子跟學校轉移。她堅信兒子們在艱苦的環境中會得到磨練,沒有給他們額外的照顧。大兒子周麒跟同學們一起,步行兩個多月才走到四川重慶,一路上吃了很多苦,也冒過很大的風險。聶其璧覺得這很正常,認為這是孩子們難得的人生經歷和精神財富。

她性格好動,感情豐富,好打抱不平,親戚和朋友中無論誰有錢沒錢,她一視同仁。一旦發現誰受了冤枉和欺負,她不可忍受,一定是拔刀相助。粉碎“四人幫”後的頭幾年,有關單位已經宣佈對周仁教授平反,落實政策,聶其璧的處境大有好轉,而且每週有一天可以免費使用一輛公車。而她的阿姨盛愛頤仍舊住在五原路一棟房子的汽車間裡,沒有落實政策,她的兒子被髮配到安徽一個山村,女兒大學畢業後分配在福建工作,她已年邁,孤單一人,生活上有不少困難。聶其璧認為這不公平,決心幫助她。在盛愛頤的女兒莊元貞來滬探親時,就用她的公車帶上她們孃兒倆,直奔市委統戰部。

當時市委統戰部還在南京西路青海路對面的一棟老洋房裡(現歸春蘭空調公司使用),她下車後直奔部長辦公室找部長。可是統戰部長那天不在,辦公室的人看她來頭很大,一身海外華僑的打扮,口口聲聲要找部長解決問題,誰也不敢得罪她,還端茶倒水好言相待。跟在後邊的盛愛頤和莊元貞看傻了,因為她們多年來總是受人訓斥,很久沒有受到這樣的款待了。從市委統戰部出來後,她又帶她們去市僑聯反映情況,要求落實政策,那急切的勁頭,好像應當落實政策的不是盛愛頤,而是她聶其璧似的。後來在她和其他親戚的積極推動下,盛愛頤的女兒終於回到了母親身邊。

1987年,為紀念和表彰周仁教授一生為國家作出的重要貢獻,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冶金研究所的花園裡,為已經逝世的周仁先生豎立了銅像。在有關單位組織的周仁先生銅像揭幕典禮上,時任上海市市長###也趕來參加,向她表示慰問。她這時已經87歲了,坐在輪椅上,由大兒子周麒推著,十分得體地與大家打招呼,一點沒有受寵若驚的樣子,該怎麼著就怎麼著。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個人用了八個奶媽

袁迪新是段祺瑞的三小姐段式巽的獨養女兒,生在袁世凱的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