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還不錯。遺憾的是,張啟發院士沒有詳細披露其團隊試吃轉基因大米的數量、時長及食用以後的身體狀況等資訊。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則願意作為志願者試吃抗蟲的轉基因食品,他認為,對抗病抗蟲的轉基因食品需要慎重,要兩代人吃了都沒問題才表明沒問題。
主持人:你之前也說過,對轉基因食品的危害沒有確切的說法?
袁隆平:不能一概而論。好多人問我這個問題,有一些轉基因食品,不存在機率學問題。有的轉基因食品,它的品種是抗病抗蟲的。它這個抗病抗蟲的基因,是來自一種細菌的毒蛋白,蟲吃了要死,人吃了怎麼樣?很難說。又不能說拿人做試驗,頂多拿個小白鼠做試驗。但是老鼠是老鼠,人是人,這個要慎重。抗病抗蟲的轉基因食品,我們要持慎重態度,不能拿人做試驗。怎麼辦?我是志願者,我願意吃轉基因的抗病抗蟲食品,我吃了沒有問題,還不行,因為我現在沒有問題,下一代怎麼樣?我已經有了下一代,號召志願者,年輕人,他來吃,他吃了,他生的兒子也沒有問題,這就沒有問題了。應該是這樣一個態度。
——2010年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袁隆平接受鳳凰網和《人民政協報》聯合訪談
有的專家認為,“試吃”轉基因食品,既不可行,又無必要。
簡光洲:蔣高明準備在《南方週末》上搞個民間綠色提案,就是讓轉基因研究者自己先來試吃,同時徵集志願者來試吃轉基因產品,這種方法可行嗎?
吳孔明:我覺得不可行,也沒有必要。我覺得任何國家都有相應的標準和法規制度。這些都是建立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的。轉基因安全證書的發放,國家是依法、有序、科學地進行的。我們現在不能研究一個新藥,一定要讓研發者自己試吃,吃完之後再去用。你覺得這個可行嗎?因為什麼東西不是說敢不敢吃,它是建立在一個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的。(簡光洲:《轉基因水稻 “安全證”激辯》,載《東方早報》,20100304。)
毫無危害還是風險尚存?(11)
堅決支援中國發展轉基因糧食的葉檀女士則在博文中明確指出,“沒有足夠願意當小白鼠的志願者”。
針對“志願者不足”、“轉基因食品未經試吃遭到懷疑”這兩個問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發起了“綠色提案”。
轉基因稻米,不試不吃(馮潔、袁瑛、何海寧、孟登科、徐楠:《轉基因稻米,不試不吃》,載《南方週末》,20100303。)
2010…03…03 21:25:58
關於積極推動轉基因大米試吃即安全風險評估制度的建議
領銜人: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案由】
2009年11月27日,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批准了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從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批准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的國家。但是,轉基因作物安全證書“低調”發放後,普通消費者延續經年的擔心仍未消除:是否能放心吃?
對於新生事物,我國一直有先試先行的優良傳統,比如抗艾滋病藥的臨床試驗,比如SARS疫苗的試用,所以,面對轉基因大米的多方爭議,大可借鑑這一經驗。
【理據】
有轉基因水稻研發者稱,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吃掉120噸轉基因稻米也不會發生中毒、過敏、體重異常、臟器病變。如果按每天吃500克稻米計算,一個人活上120歲,也才僅僅吃掉20噸稻米。最近這些研發者又調查了食品、飲用水等相關國家標準,發現對人體無毒的Bt蛋白在轉基因大米中的含量,比國家標準規定的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還低。由此他們斷定,轉基因大米比達標的飲用水還安全,是真正無毒無害的。
但是,這樣的保證並不能消除人們對於轉基因安全性的疑慮。以前,三聚氰胺也是作為重大科技成果推廣的,對其安全性的介紹也是可以放心應用的,“三鹿牌”奶粉還是國家免檢產品。遺憾的是,所有信誓旦旦的保證並沒有阻止三聚氰胺對兒童生命的大規模傷害。
迄今為止,英國、法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挪威、奧地利、瑞典、比利時、芬蘭、德國等國的科學家,都說轉基因食品具有多種不利影響,大概只有中國的部分科學家認為轉基因食物無害。人畢竟不是試驗動物,那些對試驗動物有影響的不一定對人體有直接的影響;同樣道理,對於試驗動物不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