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2 / 4)

了和熟悉的。

另外兩位專家,一位來自天壇,一位來自宣武,都是名家。他們對TMZ早有耳聞,惜乎自己手中還沒有這樣的病例,沒什麼感性認識,所以對芳華的論文很感興趣。

這兩位專家針對這藥物的作用機理、實驗資料、臨床資料等方面倒是也問了不少問題,芳華都能對答如流,面上笑容始終輕鬆自然。

再多的問題,在她這裡也是寥寥幾句話,就讓專家滿意地點頭了。

最後,專家們都覺得對她已經沒什麼可問的了,竟然直接和紀主任高主任討論起下週要開的腦外科學術年會上的議項來,將芳華無視了。

芳華一邊保持面部笑容和良好的站姿,一邊趁老師們沒注意的時候,對坐在他們後面旁聽的腦外科師兄弟們,以及正在給自己拍照的嘉輝都丟了個鬼臉。

幾個師弟不由撲哧撲哧地笑出了聲。

前面的大專家大主任們回頭看看,雖不完全明白他們笑什麼,但也知道是因為自己這些人跑題了。

可誰讓這姑娘的論文完美無缺,沒什麼可問的啊這又不能提前結束答疑的時間,大家可不得開起現場學術討論會了嗎?

終於,規定時間到,芳華和眾人退場在外等候,評委幾個人在屋內打分。

在隔壁的醫生辦公室,博士師兄們都誇芳華講的好。這還沒什麼,倒是幾個師弟無比誇張地說師姐就是他們的偶像,讓專家們都問無可問了,真是有史以來最輕鬆的答辯。

芳華挽著嘉輝的胳膊,背靠在視窗旁邊,和師兄弟們輕鬆地談笑,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她也知道自己透過答辯、獲得碩士學位,是完全沒有問題了。

只是評委們還要書寫鑑定意見,這時間還是最快得有十幾二十分鐘,萬一幾個老專家又像剛才那樣在裡面聊起了家常,那大家在外面還有的等呢。

昨天也透過了博士論文答辯的德州師兄,端起相機說:“來,我們來合影吧”

幾個師弟也紛紛響應,說是要沾沾他們這些篤定順利畢業的師兄師姐們的光。大家就三三兩兩地組合,照起相來。

等和他們照的差不多的時候,芳華拉著嘉輝走回視窗,對德州說:“師兄,在這兒給我們照一個。”

德州師兄答應著,稍微排程了一下。

芳華和嘉輝沒有看鏡頭,而是相互依偎著、面帶微笑地看向窗外。

而窗臺上,一盆翠綠的太陽花花芽,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其中有一朵早開的花,金黃色的花瓣沐浴著陽光,美麗而燦爛。

“咔嚓”一聲,德州師兄為二人照下了一張他們都非常滿意的照片。

正文 一百九十一、骨折

一百九十一、骨折

順利透過答辯後,芳華卻還要等六月底七月初的畢業典禮後,才能獲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這是因為同一屆的研究生都是分別在各自科室答辯的,這時間就參差不齊了,還有安排到六月中旬答辯的。而教育處自然只能等所有人都答辯完了,才能統一上報總後衛生部辦理學位審批手續。

趙玉玲和張永也在五月份,先後順利透過了答辯。張永畢業後還是準備回地壇醫院工作,趙玉玲卻已經聯絡好了要和程浩一起去德國慕尼黑留學。為此,芳華還幫她聯絡過剛去德國進修沒多久的袁志師兄,透過他幫忙打聽醫學院詳情以及聯絡住宿什麼的。

而嘉輝在北京呆了半個月,卻是忙著到幾個大醫院和研究院所聯絡工作了。

他有美國導師羅賓斯教授和國內梁光明教授的推薦,再加上自己在國外雜誌上已經發表的幾篇論文,這些單位對他的求職很有興趣,並很快對他進行了面試。

面試後,這些單位的負責人無一例外地歡迎嘉輝去他們那裡發展。但嘉輝自然是隻能去一家,他很快做出了抉擇。

但這一決定,他想聽聽芳華的意見。

芳華聽了後問:“協和醫院、北醫這些大醫院,都歡迎你去。就是你要來301,我想也不是什麼問題。為什麼你要去腫瘤醫院,哦,準確的說是腫瘤研究所呢?”

嘉輝慢慢地跟芳華解釋他的想法。

在醫院的臨床病理科做病檢工作,這種熟練工對他而言是太輕鬆了。倒不是說他看不起或不喜歡,他從學生時代起就很喜歡在顯微鏡下找到病變的感覺,有一種破解難題的快感。但這不是他唯一的興趣。

出國留學這幾年,他的醫學思維得到拓展,更喜歡研究那些疾病和病變現象後面的機制與本質,所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