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愁沒個說話的人呢。”今天康熙又翻了王嬪的牌子,佟妃這裡,咳,還真少了一個說話的人。
淑嘉有點吃力地坐下了:“我還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有件事兒得先到您這兒說一聲兒,您千萬要疼我啊。”
佟妃拿帕子一掩嘴,笑了:“這是什麼話兒說的?我不疼你疼誰去呀?”
淑嘉道:“說真格的,妃母也知道,我們那裡出了件小事兒,攆了些人出去,這不,缺人使了,明年內務府那裡再挑人進來的時候,還請妃母幫忙掌掌眼。我們也跟內務府說了,宮女兒、太監都是要的,還要老實的。可他們辦事兒,我實在是不放心,還得您給看一看。”
佟妃情知這些人不是攆一攆就了事的,據她的情報,至少有三個太監被打死,兩個宮女下落不明。這可是件擔干係的大事兒,太子妃找上了她,她又不能不應承,心裡為難之時,聽淑嘉道:“我也不能給您出難題,就是想……妃母看人的時候,能帶上我。我們也不要多伶俐的,不與旁人搶乖兒。”
這倒是可以,佟妃笑道:“這樣的事情還用你親自跑一趟?打發個人來說一聲就行了。”
淑嘉也很滿意,她這不僅僅是為自家挑老實可用的宮女,還是要挑她自己合用的宮女。真是為了擇出老實人來,根本不用親自動手,看著不好就攆出去,東宮剛出了那樣的大事,疑神疑鬼一點很正常麼。
然而,紅袖、秀妞這一批的宮女,與淑嘉是年紀相仿的。眼下清宮的規矩,宮女年滿三十出宮,淑嘉自己都二十九(虛)歲了,這些人的年紀也差不多了,到時候能留下兩、三個繼續當差也就是極限了,其他的都得放走,現填人進來,一時也不能順手。
不但是皇太子遇上了人才後繼乏力的問題,太子妃這裡也是青黃四不接。
淑嘉必須要提前兩、三年的光景把接替的人培養好了,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
“那可不成,我那裡誰能來跟妃母指手劃腳的?也就是我,腆著臉來求您疼我呢。”
佟妃大笑,然後問道:“皇上要帶太子爺和弘旦阿哥,咳,瞧我這記性,是太孫,一道西巡,你生產的時候眼前未免沒人看著,要不要叫孃家人來陪陪你?”
淑嘉道:“弘旦就是弘旦麼,做了太孫也是這個名兒,您怎麼稱呼他都成。我這裡呀,額娘還沒出孝呢。再說了,不是還有妃母麼?”
佟妃被奉承得挺舒服:“我也就是胡亂忙上一忙。你三妹妹是不是明年應選?叫進來大家瞧瞧麼。”
淑嘉心道,正好,順著道:“不是我誇自己的妹子,樣樣都是拿得出手的。我雖與她不常見,孃家的家教還是信得過的。”
佟妃道:“這是自然。”
“只是這三妹妹有一樣使人為難。”
“那是什麼?”
“庶出。”
佟妃也是知道這個的,不由道:“咱們說句知心的話兒,你的妹妹怎麼能做側室?她又庶出,太高一點兒就不大好說了。”
“誰說不是呢,看她的造化了。”
佟妃又生了計:“這麼著,你呀,等聖駕出京了,把她,不是還有四格格麼?把這兩個姑娘都叫過來也是陪陪你,也是叫這裡的人看上一看,尤其是老祖宗那裡,保不齊有事兒呢。”
說三姑娘淑怡是假,真正的目標是四姑娘淑惠,這宮裡正有一個十五阿哥與她年紀相仿,宮外還有一個平郡王也是一般年紀。淑惠生於康熙三十三年,下一回大挑絕對是榜上有名的,就算佟妃不說,康熙和皇太后也會想到她,提前說了,正好賣太子妃一個人情。
淑嘉猶豫道:“這樣好麼?”
“有什麼不好的?趕明兒去寧壽宮裡,我先引老祖宗頑笑,說到太子要隨駕,你將要生了,不如叫孃家人來說說話,也不用住在宮裡,兩個格格也是出了孝的,並不忌諱,如何?”
“那倒有勞妃母了。”淑嘉欠人情欠得很是爽快。
“這是哪裡的話?不用客氣。”佟妃送人情也送得高興。
又略坐了一會兒,淑嘉就起身告辭了:“我還得回去看家裡晚膳備得怎麼樣了,今兒他們爺兒幾個都回來吃飯。”
佟妃起身相送:“那我便不留你了。”
回到東宮,看了一眼選單,淑嘉眼睛一上一下地打量身邊的幾個宮女,八個,要走五、六個,真是夠愁人的。她不是沒想過這些人的歸宿問題,在很多人看來,被胤礽收用了那是一條非常不錯的出路,卻不是她能做得出來的事情。
提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