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監畫工作屏風等雜物,深受後主高緯(556—577)眷待,出任太子中庶子、散騎常侍。其時,高緯為了繪製屏風,詔令蕭放與晉陵王高孝,選錄先朝名賢烈士及當代輕豔諸詩,作為畫題,繪製屏風。於是,蕭放即以北齊畫家的盛名,載於史冊,傳於後世。

附錄:《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宋代摹本、絹底、橫卷,縱厘米,橫厘米,水墨著色,卷首畫一少年側立,捧經書閱讀;一學者端坐椅上執筆書寫,侍從二人託著紙硯;一人執書卷,身後有女侍二人。中段榻上另有二人在書寫經史,一使侍轉身與撫琴人對話,榻後女侍二人。榻側三女侍各手持幾、琴、壺而立。卷尾畫二馬,一人拱手執鞭,二人牽馬,一位牽馬人似西域人。此畫,人物精微生動,用筆細勁流動,設色簡易標美,為中國畫史所稱頌。

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詔命樊遜(北齊文學家)和與高乾和、馬敬德等11名文士依據西漢劉向校書之法,將北齊境內的所有藏書收集齊全後,精心校閱。當年除了官家藏書之外,“得別本三千餘卷,五經諸史,殆無疑闕。”《北齊校書圖》正是依據當時奉旨刊定《五經》諸史的人物及情景所繪畫。據宋人題跋:此畫為楊子華原創。

楊子華系北齊著名畫家,官直閣將軍、員外散騎常侍。他善長丹青,曾畫馬於壁,謂夜間可聞齧蹄長鳴、飲水食草之聲;又在紙上畫龍,卷舒時有云縈繞,有北朝“畫聖”之稱。此外,他也被史家公認為牡丹聖手,蘇軾在其《牡丹》一詩中感嘆:“丹青欲寫傾城色,世上今無楊子華。”當年楊子華在長安等地繪下許多壁畫,至今已了無蹤跡。惟有《北齊校書圖》,現珍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最好的txt下載網

20、《和趙王看伎》

北周·庾信

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

琴曲隨流水,簫聲逐鳳凰。

細縷纏鍾格,圓花釘鼓床。

懸知曲不誤,無事畏周郎。

這也是一首描述“古代團扇舞”的樂府詩。

“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詩人以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二位歌舞伎,來擬喻團扇舞者的美豔動人。(綠珠:梁綠珠,晉代美女,石崇的寵伎,善吹笛,又善《明君》舞。飛燕:趙飛燕,陽阿公主的歌舞伎,舞藝高超,舞姿輕盈,漢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冊封為皇后。)

“琴曲隨流水,簫聲逐鳳凰。”詩句中隱含著:中國十大古曲之《高山流水》,與“蕭史吹簫引來鳳凰”二個典故。

“細縷纏鍾格,圓花釘鼓床。”前一句是描述舞池景觀,後一句則是描述舞臺或伴舞的樂器。

“懸知曲不誤,無事畏周郎。”這詩中又隱含著一個典故:《三國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這“周郎”後為“精於音樂、善辨音律”者的美稱,並非指周瑜本人。

此詩解讀:綠珠飛燕,舞姿翩躚;琴曲簫聲,古樂悠揚;但願曲不誤,何事懼周郎?細細品味這首古樂府,使人身臨其境,伴隨著趙王,遙看那1500年前的團扇舞,真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歡娛之感。

庾信(公元513—581年),字子山,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自幼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容止頹然,有過人者。”中大通三年(531),庾信入仕為蕭繹的湘東王府常侍;大同元年(535)調任蕭續的安南王府參軍。其父庾肩吾時任太子中庶子、掌東宮管記,與太子左衛率徐摛十分投緣,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兒子庾信與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後為陳尚書左僕射、中書監)也關係非常密切,二人均為抄撰學士,隨父輩出入東宮,恩禮無法比隆。且二人都懷奇才,文賦綺豔,被世人傳譽為徐、庾之體。當時,朝野上下的後進之輩,競相摹仿他倆,每有一文問世,京城便廣為傳誦。此後,庾信晉升為尚書度支郎中、通直正員郎,外任郢州別駕。庾信曾出使鄴城,被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聘為通直散騎常侍。回京之後,任東宮學士,領建康縣令。侯景作亂,庾信逃往江陵,輔佐梁元帝蕭繹,出任御史中丞。不料,西魏舉兵突襲江陵,蕭繹遇害,梁為西魏所滅。

由於北方君主一向傾慕南方文學,庾信又曾出使鄴城,久負盛名,被西魏文帝元寶炬拜使,持節,授撫軍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大都督。不久,升遷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宰相一級),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