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走後,屋內中山先生嘆了口氣,“英士這一次又給我出了個大難題!”
宋教仁笑道:“也不見得全是壞事!”
“嗯!”
先生點點頭,突然臉上露出個笑容,“是啊,這一次往湖北一行,似乎有個很不錯的開頭,也不全是壞事!”
第三百七十八章
“嘭!”
4月18日,廣州東南某處簡陋的廠房之內,突然傳來一聲機器的爆鳴聲,四周不少住戶開開窗戶往那聲音傳來的地方看了一眼之後,多數都是見怪不怪的皺皺眉徑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能不見怪不怪嗎,這種聲音這短時間來倒是沒少聽到,即便是一些喜好安靜的老者、學子,也不過在聲音傳來時皺皺眉頭,也一樣沒有其他的動作。原因無它,那爆鳴聲傳來的地方可不簡單,它的全名是……廣東飛行器公司,負責人乃是為曾經留學國外多年的大賢……馮如,附近的鄰里都知道他的才華,因為這附近大多數人都見過他造的一種能在天上飛的機器,據說名字還挺怪的,叫什麼飛機!
“九如大哥,對不起!”
此時,廣東飛行器公司內,隨著一聲爆鳴聲的響起,工廠內唯一的一臺跟洋人高價訂購的發電機冒著陣陣白煙停止了工作。整個簡陋的廠房內都是皮革燒焦的味道,馮如陰沉著臉站在已經壞掉的發電機前,面上難過、心痛、絕望的表情不停的轉換著,在他身後,一個臉上焦黑的年輕人低著頭哭得不成樣子。廠房內還有十一二個同樣年紀不大的年輕人,一眾人都圍在機器前,個個面上說不出的難過與悲傷。
馮如臉上陰沉了好一段時間,良久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轉過臉來安慰哭得不成樣子的年輕人,“好了正光,你們現在技術並不是多好,所以在操作過程中難怪會出現一些失誤,不礙事的。這臺發電機老早就開始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了。今天的意外也是早晚的事情,你也別太自責了。”
有些無力的拍了拍手,他想笑、但是臉上的笑容卻跟哭沒什麼兩樣,就這麼怪模怪樣的安慰周圍同伴道:“諸位不要難過了,咱們最近趕工確實趕得時間太緊了。不過好在廣東軍政府下了五臺無線電收發報機的訂單,咱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四臺,這最後一臺實在不行只能去跟洋人買些現在不能生產的零件組裝一下了。到時候咱們五臺電報機至少能有八千元的收益。實在不行咱們再湊點,買一臺小一點的發電機用著便是了!”
他雖然是在安慰著周圍的同伴,但是自己說著說著卻跟著哭了起來,眼淚止不住的一直往下掉。周圍站著的三個年齡稍微大一些,臉上也是灰撲撲的年輕人也抱在一起失聲痛哭了起來。
哭,為什麼要哭。唯哀嘆公司發展之不幸,宛如近代中國局勢一般,除了挫折還是挫折,一點都看不到光明的未來在何方。
馮如出生在廣州的一個偏僻村莊,祖輩都是貧農。12歲時隨舅舅往美國謀生,而他的第一站便是華人之都……舊金山。
舊金山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美國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貿易港口。它人口眾多,工業發達,工廠星羅棋佈,高聳的煙囪比比皆是。馮如見到這一切,逐漸明白了,為什麼西方國家欺辱我們,原來它們工業發達,用機器生產使國家發達起來。如果我們也藉助機器,使中國富強,豈不可以改變中國的貧窮落後的面貌?於是,他下決心學習技術,用科技救中國。
年以後,馮如轉往紐約,在那裡攻讀機器製造專業。他學習非常刻苦,為探討一個問題,經常研究到深夜。儘管生活緊迫,他為了更多地瞭解西方科技發展的狀況,經常把節省下來的食宿費用購買報紙書刊。為了交納學費,馮如還要利用課餘的時間去打工。儘管如此,馮如的學習成績仍然在班上名列前茅。學校見馮如學習如此刻苦,再加上成績出眾,決定免去他的學費。5年過去了,馮如果然具備了廣博的機械製造知識,他通曉36種機器,還發明製造出了抽水機和打樁機,他設計製造的無線電收發報機由於效能良好深受使用者的歡迎。馮如當時已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機器製造家。
日俄戰爭的發生堅定了馮如透過高科技工業強國的念頭,而他本人更是一眼便瞅準了當時才不過剛剛出現的飛機制造業。在美國萊特兄弟剛剛製造出了第一臺飛機之後,馮如便在美國華僑的支援之下攻讀空氣動力學的知識,白手起家繪製設計圖紙。終於在1908年4月製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臺飛機,並且技術還遠在萊特兄弟之上。可惜,馮如的航空工業強國之夢註定要走得十分波折。就在他依靠著自己的馮如一號在國際上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