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與德、奧、土簽訂了軍事條約,形成德、奧、土、保四**事同盟。10月13日,保加利亞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立即大舉進攻塞爾維亞。
10月16日,奧、土、保聯軍集結57萬人,以奧匈帝國將軍福倫堡侯爵為總司令,從東、北、南三面向塞軍發起全面進攻。已經失陷了約莫三分之二國土的塞爾維亞總統分別向英法俄三國致以哀電,同時在南部臨時國都宣佈塞爾維亞已經進入危急存亡的一刻,晉升瓦洛倫中將為上將並領塞軍總司令,統帥二十萬塞軍及一萬九千波黑志願軍分兵七路迎擊奧土保三國聯軍。決定塞爾維亞生死存亡的一戰打響。
“朋友們,我最親愛的朋友們。雖然我不願意承認,但是我國給了我一個很難的任務,我需要你們的智慧跟幫助!”
10月17日,自凌晨時分接到了來自國內的一封電報之後,英國駐華公使巴爾特幾乎下半夜就沒能休息,已經五十多歲的他自然不比年輕人,這不,儘管他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兩個黝黑泡起的眼圈,還有眼中的血絲,無不證明了昨晚他沒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自歐戰爆發以來,德國人在歐洲大陸上縱橫馳騁,跟英法俄三個歐州列強計程車兵打得屍山血海,德國人強大的攻勢看來已經不可遏制,至今為止為了遏制德國人,英法俄三國已經付出了二十萬士兵戰死,六十多萬士兵受傷的代價。小半個法國淪陷令法國本國的工業遭遇了重創,儘管英俄兩國在戰爭初期不乏對德國人將戰火燃燒到法國本土上而幸災樂禍,但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失去了法國本國的工業力量之後,只靠著法國剩餘的工業跟英國的工業體系,遠遠不足以維持協約國三國的戰爭補給。
目前,一窮二白的俄國人在東線剛被德國人狠揍了一頓之後,為了能夠緩解他的兩個盟友在西線的壓力,它不得不空著肚子,甚至連武器都不足,就邁著蹣跚的步子跟在塞爾維亞戰場上表現的令協約國大為驚訝的奧匈帝**隊交火。10月10日加利西亞戰役打響。俄第4集團軍和奧匈第1集團軍首先遭遇,10~13日,在克拉希尼克地區激戰;因火力尤其是炮兵跟機槍的普及遠遠低於奧軍第1集團軍,俄第4集團軍在同奧軍交火三日後損失超過四萬人,被迫退守盧布林以南。
俄軍第4集團軍的慘敗,跟塞爾維亞國內奧軍的戰無不勝助長了奧軍的驕傲自大,10月14日,奧軍主動出兵不顧糟糕的後勤跟交通深入波蘭。16日勃魯西洛夫攻擊奧地利的右翼,迫使其退往加利西亞。
英國人顯然還不知道東線俄奧戰場上,局勢的微微轉變。他們還在為盟友俄國第四集團軍在東線新進死傷四萬人的悲劇而頭痛。自開戰至今,俄國已經摺損了接近三十萬兵力,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擔的損失,就算是各國號稱擁有三百萬後備軍也承擔不起,現在的俄國國內儘管還在源源不斷的徵兆農夫拿起武器運往前線接受短暫的訓練後送死。但因為軍隊普遍缺乏戰鬥力,國內跟協約國各國都希望俄國能夠將在遠東跟中亞的兵力抽調回國。當然,這裡面未嘗沒有其他什麼小心思。
從中亞調兵,英國人舉手贊同,他們一點頭之後,中國人在西北佈置的幾萬兵力雖然有些威脅,但俄國人其實並不太過擔心,西北的糟糕交通令北京想往新疆運兵,至少需要四到六個月的時間。而且俄國人眼紅許久的蘭新鐵路雖然已經開始修建,但按照現在的修建速度,沒有個五六年的時間,恐怕很難修建完成。哪怕中國人據說動用了近五十萬民工用於修建也不行。糟糕的交通不改變,中國對於中亞地區的俄軍只能說是有威脅!
但遠東卻不一樣了,尤其是外蒙跟東北。在東北中國駐軍人數已經逼近十五萬人,並且還有持續增加的意向。而俄國人前幾年耍手段幾乎將外蒙從中國人手裡割走,老毛子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他們在遠東的兵力一抽走,中國人就趁機發兵,把外蒙給收回來了。
這種局勢下,俄國人就算是想從遠東調兵,心裡也多少沒有底氣。說到底,只能說過去半個世紀,俄國人把中國得罪的太慘了。而且,他們對於日本的擔心也不在中國之下。都說國家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俄國人還擔心萬一中日聯手同時發力對付俄國人,則他們在遠東苦心經營了幾百年的根基,可能都有危險。
老毛子的心思,英國人看得十分清楚。巴爾特幾次拜訪中國那位年輕大總統,正如俄國人擔心的那樣,幾次的旁敲側推,他確定了一旦俄國人從遠東調兵,他很可能將出兵外蒙,收回幾年前被俄國人慫恿鬧了獨立的那幾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