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江河日下,舉步維艱。昔日有著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的煙柳繁華處,已是一片衰草枯楊。
不過到底是世代經理鹽務的家族,雖說經歷了‘改綱為票’初期的艱難,不過到底還是苦撐著經營了過來。然而真正摧毀了徽州鹽商的卻是爆發於道光三十年的太平天國戰爭,如同徽商的滅頂之災一般,徽商所涉足的鹽、典、木、茶、糧、棉等行業均在戰火中遭到毀滅性打擊。咸豐三年春,作為徽商木業基地的南京和鹽業基地的揚州先後被攻破,太平軍對商賈的洗劫讓徽商們無法立足,只得攜妻帶子,倉皇逃離。李家就是在那個時候進入了沒落,直到戰後李鴻章跟淮軍的崛起,李宗湄父親憑藉著跟李家有些遠方親戚關係,又捨得送出厚禮打點,終於在李鴻章節節高升的過程中重新獲得了獨家壟斷淮鹽南運的權力,將已經沒落的黟縣李家重新帶回徽商大族之中。
可惜好景不長,甲午之敗後,李鴻章的北洋水師精銳盡去,剛剛成年接手了家族生意的李宗湄就遭到了迎頭一棒,獨家壟斷淮鹽南運的特權沒了,隨後更是處處遭到擠壓,他雖有滿腔韜略,奈何獨木難支家勢日下,到了今年更是在新近的山上幫的打壓之下,到了十月,他已經斷了整整一月未能弄來份鹽,損失財務是小,但是卻因此喪失了不少的原屬市場。
若不是他意外在圈子裡得到了湖北應城大量產鹽的訊息之後,又打聽到早年曾經幫襯過的一個京山籍的鹽商如今混得風生水起,他方才想要試試,看能不能從鄂中弄些鹽來,一來因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