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焚燒前進,幾乎焚燒光了半個漢口城,可見清軍之歹毒、兇殘!
漢口之役後,武昌上下多有藉口此事問責與他之人,國人別的能力沒有,埋討別人的能力絕對世界第一。不是什麼聖人言論,就是古來仁義,著實令黃興感覺戰未始自己卻先被捆縛了手腳。結果,他卻放棄了藉助這漢陽城那低矮的城防跟清軍再打一場殘酷的巷戰!
不過黃興顯然錯誤的估計了形勢,他卻沒有猜到,在堅持了數天的高強度戰事之後,清軍的損耗還在民軍之上,尤其是漢口清軍。自從京漢鐵路被他拿下了之後,原本南下清軍的物資都是走得安徽境內。如今可好,連安徽也光復了,就算有英人偷偷幫忙透過海運運送一些,到底遠水解不了近火,加上這幾日的炮戰不斷,清軍短短几日之內幾乎打光了庫存的炮彈,可嘆黃興若能狠下決心來再選擇堅守幾天,就能夠獲得同清軍在漢陽僵滯的局面了!
拜他那位喜歡近代史的父親之助,李漢的近代史所說並不是很好,不過辛亥革命這一段他卻知道不少後人的點評。比如漢陽戰役,戰後第一軍總統官段祺瑞曾經在跟故友的書信中提到過,二十七日若民軍再堅守一日,則傷亡不比民軍差多少的清軍各部將不得不選擇暫時收縮防線停止進攻。他說這話一是因為清軍連日進攻,軍中疲憊兼損失不輕,下面軍中多有怨言;二是渝口車站所存物資已經所剩無幾,武器彈藥更是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