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爆漲。
國內對寺內正毅的不滿之聲大增,加上國會大選在即,各地紛紛出現了‘倒幕派’,怒指寺內正毅為幕府大將軍,進行聲討筆伐。
然而,這些異聲絲毫不能影響到寺內正毅的決策。他甚至因此召開五相會議,藉口國事當頭,下令推遲兩月國會大選,至十一月開始。
日本為進行這場侵略戰爭,動員了日本現役軍隊和預備役軍人,特意組織了所謂海參崴派遣軍司令部,並於1918年9月發表出兵宣言,拉開了出兵西伯利亞的序幕。
考慮到中國拒絕向日本開放西伯利亞大鐵路,東北軍區數十萬士兵枕戈待旦,日軍最終無法從海參崴北上,只能另選其他途徑。9月,日軍第十二師先頭部隊(步兵一個旅,騎兵、炮兵各一個團,工兵一個營)從海上於9月11日在庫頁島登陸。派遣軍司令部於同月18日登陸,從而在庫頁島建立了入侵西伯利亞的橋頭堡和指揮入侵部隊的大本營。
戰鬥開始時,日軍動員了第十二師、第七師、第三師(第七師原為駐遼東部隊,第三師九月初出發至滿洲)的兵力,分兵兩路向俄國東西伯利亞地區發起進攻。一路從鄂霍次克海登陸,並以海港小城鄂霍次克為基地,幾乎是沿著中俄邊界,一路向北向西,兇猛推進;另一路則從堪察加半島登陸,意圖控制戰略要地堪察加半島,同時控制白令海峽,一可威脅美國阿拉斯加州,同時也可以封鎖北冰洋,防止蘇俄海軍從北冰洋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