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的女子,哪怕在自己的丈夫被關在牢裡、隨時會被殺的極端情況,仍舊不離不棄、不惜被燙傷也要送餅給自己的丈夫。
“而在大富大貴後,她也始終保持著簡樸的作風,不驕不奢,努力救下每一個她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
“在病重之後卻不要請太醫,因為知道醫者只能醫病,不能醫命,不想因為自己的死而牽連無辜的人。
“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只是叮囑自己的丈夫,要求賢納諫、慎終如始,而後,便含笑而逝。
“而她的丈夫,在經歷過無數的苦難之後,心腸早已如同鐵石一般堅硬,可此時,也只能慟哭不已!
“因為回首自己的一生,皇后就是他心中的錨,是能收起這把利劍的劍鞘,自那之後,他就不再為任何人而活,只為天下蒼生而活!
“鰥、寡、孤、獨,早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即便做了皇帝,他的一生也充滿了憤怒、悲傷和懷疑。
“童年的‘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只不過是他人生苦難的一個縮影,命運給他的從來只有痛楚,根本沒有多少溫情。
“他少年時,用一隻破碗,接下了千瘡百孔、風雨飄搖的華夏;而在他駕崩時,拓土千里、留下了一個人民安居、四夷賓服的強大王朝!
“然而,在他的遺詔中,卻並沒有再談及自己的功績,而是僅剩一腔赤誠之心。
“他說:朕日夜勤政不輟,只為有益於民;
“他說:朕出身微寒,才華學識遠不及先賢;
“他說:死亡乃萬物之理,不要因我的死亡而擾亂百姓,喪禮祭祀所需的東西,不要用金銀器皿。孝陵的山水保持原貌,不要改變。天下臣民,哀悼三天之後,全部脫去孝服,以免影響嫁娶之事。
“他與皇后相識於風雨飄搖的亂世,攜手走過無數風風雨雨,一直相守到親手締造的煌煌盛世。
“而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忘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沒有忘記作為一名皇帝的職責,他像勞模一樣的勤政,恨不得在自己有生之年就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
“也許他做的很多事情是徒勞的,甚至犯過一些錯誤,可誰也不能否認,他僅憑自己的雙手,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偉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從未忘卻初心、從未有任何一絲鬆懈!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不論遭受什麼樣的挫折都不被打垮,不論有了多少財富都始終躬行節儉,就算成了皇帝也始終不忘百姓疾苦!
“能夠咬牙承受苦難的人很多,可在富貴後能夠記住苦難的人,卻少之又少。
“所以,晚輩認為,‘驅逐胡虜,恢復華夏;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固然是能夠流傳百世的功績,可在晚輩看來,一個人能真正做到‘初心不改、百折不撓’,也同樣是最值得敬佩的事情!”
不同於前兩點的慷慨激昂,孟原在說最後一點的時候,刻意地降低了自己的語調和情緒,但是感染力卻絲毫不減。
因為這種誠懇,反而更加引發了觀眾們的共鳴!
影片網站上,許多觀眾的彈幕快速刷屏。
“說的太好了!有點想哭!”
“哎,盛太祖的一生確實太不容易了,如果只看功績,大多數人會把他的一生看成爽文,可若是一個普通人,苦難早就把他壓垮了,還談什麼再造華夏?”
“確實,華夏曆史上的英雄人物很多,可像陛下這樣能夠自始至終都不忘初心的人,也確實很少見!”
“盛太祖的皇后在千古賢后裡面也毫無疑問能排進前三了,簡直是360度無死角的真善美,哎,伉儷情深,真是一段佳話,只可惜,她死得太早了,否則整個大盛朝的歷史,恐怕都會改寫了。”
“其實,盛太祖後來瘋狂地殺貪官,也是不忘初心的一種表現吧,畢竟他從未忘記自己兒時的痛苦,自然也就永遠忘不掉對貪官汙吏的仇恨!”
“驅逐胡虜,恢復華夏;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初心不改,百折不撓!這個評價,確實是恰如其分!”
之前在孟原說出第三點是“初心不改、百折不撓”的時候,很多觀眾都不解,認為這談不上什麼功績,有湊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