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可直到現在他們才意識到,這並不是湊數。
“驅逐胡虜、恢復華夏”的盛太祖,更像是一尊冰冷的神像,高高在上,但卻難以觸控;
“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盛太祖,從神像變成了一位明君,處廟堂之高,仍能不忘民間疾苦;
而“初心不改、百折不撓”的盛太祖,才真正的從一尊神像,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如果只看盛太祖所取得的功績,對他的評價其實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
盛太祖確實做出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偉大功績,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任何的錯誤。
刻意誇大他的錯誤、扭曲他的意圖當然不對,但刻意神化他,自然也有失偏頗。
而孟原在評價盛太祖的兩大功績之後,這第三點卻落在了他作為人的特質上,而這個特質,既涵蓋了盛太祖的功績,也涵蓋了盛太祖性格上的一些弱點。
有人說,盛太祖定下的一些制度脫離了時代,所以並不成功;也有人說,盛太祖嗜殺殘暴,對官員制定的規則過於嚴苛、不切實際。
以至於有人問:“天下貪墨之吏甚多,盡殺乎?”
而盛太祖的回答是:焉知殺不盡?
他就像是拉滿的弓弦,一旦開弓,就再也沒有回頭箭!
如果從超脫時代的眼光來看,盛太祖的一些制度確實失敗了,因為沒有達到他的目標,可這世界上,本來也從未有人能真正的超越古往今來的所有歷史。
所以,是非功過,難以論說。
唯獨有一點毫無疑問,那就是盛太祖始終是那個盛太祖,他從來沒有變過!
他是一個固執的人,固執地守著自己的道,不論遇到什麼樣的阻力,都會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不論對或是錯,不論易或是難,都只有死而後已!
……
在孟原說出這第三點後,鏡頭一轉,再度銜接了新的遊戲畫面。
在“乞丐身份”的扮演中,陸恆顛沛流離,受盡苦難。
尤其是其中一幕,他在一處破廟中與其他乞丐說,如果有皇帝能夠制訂一種法律,允許義士將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扭送京城,任何人敢阻擋都要夷三族,該多好。
那時候,破廟中的其他乞丐哈哈大笑,只把這當成是一個笑話。
但鏡頭一轉,數十年後,一位姓陳的老農真的頭頂律書,去皇宮找盛太祖鳴冤告狀。
而盛太祖在查明實情後,給他的答覆是:相關官吏,盡斬不赦!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遊戲中沒有出現過的畫面。
比如,皇后和太子的死亡,讓這位心如鐵石的老人痛哭流涕,悲慟不已。
乞丐,皇帝,兩種身份不斷地來回交錯,讓所有觀眾都明白了一點。
即便數十年後,盛太祖已經垂垂老矣,但他也仍舊是那個吃不飽飯、給地主放牛的佃農的兒子,從未改變!
……
盛太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很顯然,孟原的這三點評價,讓他非常滿意!
如果孟原只是在吹捧盛太祖再造華夏的功績,那麼盛太祖也只是會認為他與一些只會歌功頌德的庸臣沒有什麼區別,談不上動容。
哪怕是在史書中,對盛太祖的評價也是“帝天授智勇,統一方夏,緯武經文,為歷朝明君所未及”,主要是在提及他的功績。
而孟原卻並未侷限於此,他最後的這番話,真的說到了盛太祖的內心之中。
皇后就是他心中的錨,也是這把利劍的鞘。
他一生披荊斬棘、一往無前,有過功績,也犯過錯誤,但這一切都只是因為他是盛太祖,因為他的初心不改、百折不撓!
得到了這樣的答案,盛太祖也已經心滿意足。
他再度看向孟原:“沒想到數百年後,還能有許多和你一樣的知己,真是人生之大幸!
“咱,算是心滿意足了。人活一世、一番辛苦,總算也沒有白費。
“咱還有最後一個願望,可否帶咱看看,華夏數百年後的樣子?
“有人說,按照以往歷朝歷代的標準,那是了不起的盛世,甚至連吃不飽飯都會變成值得一提的新鮮事,可有此事?
“咱知道天機不可洩,也不奢求,只想瞥上一眼,也就夠了。”
孟原點了點頭,一抬手:“前輩,請看!”
……
周圍的一切,瞬間變幻。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