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也別太過分,名義上你還是我齊朝的臣子,給朕個面子不要真的起兵謀反打過來。只要你安分待著,那朕就默許了你此時的狀態,你要打金人就自己去打吧。
趙海平笑了笑:“凡是廢物都有個特點,就是外強而中幹。
“齊高宗和秦會之這兩個人,之所以能將韓甫嶽將軍和諸多將領隨意拿捏,就是因為這些人不得不遵守規則。而他們本就是規則的制定者,怎麼不能拿捏?
“但是對金人,他們卻百依百順。
“金使敢在大殿上痛罵皇帝和百官,齊高宗唯唯諾諾不敢應聲,而抗金名將本來在客棧中休息,卻被宮中之人要求給金國使者騰房間,等他換到了自己被安置的地方,卻發現住處的院子裡堆滿了畜生糞便和垃圾,被氣得口吐鮮血、暴斃而亡。
“為何會有這種區別?無非是欺軟怕硬。
“對於能夠隨意拿捏的武將,便得寸進尺,而對於不敢惹的金人,就誠惶誠恐。
“而現在,我也從他們能夠隨意拿捏的人,變成惹不起的人了!”
顯然,趙海平用這次的大勝,讓朝中對他的態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之前,他是謀逆之人,是罪無可赦,若是金人贏了,他必然要被齊朝以謀反之名株連全家,還要被打為反賊,永世不得翻身。
但現在,金人的大軍都被打垮了,齊朝去夾攻的軍隊更是直接譁變。
偏偏趙海平在強硬之餘,卻又展現出一副還可以談、還有挽回餘地的態度。
這就讓惶恐的齊朝朝廷,瞬間軟了下來。
鄧元敬將軍問道:“那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
趙海平將詔書扔到一邊:“很簡單,他們忙他們的,我忙我的!
“這次大戰之後,齊朝和金人還是要議和的。
“但他們議和,就與我無關了。
“我要繼續收復北地,這個過程可能不會特別順利,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卻是勢在必行。
“我要在齊金兩國的夾縫中,為北地受苦的百姓,找到生存的空間!”
……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和議成了!”
秦會之手捧和議,遞到齊高宗的身前。
齊高宗的臉上露出喜色,伸手接過和議。
之前,齊高宗已經派遣端明殿學士等人向金人進誓表,誓表上內容是:
“臣言,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自壬戌年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
而金人的回覆,此時也已經到了。
“皇帝若曰:天降喪於爾邦,亟瀆齊盟,自貽顛覆,俾爾越在江表。用勤我師旅,蓋十有八年於茲。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禍,誕誘爾衷,封奏狎至,願身列於籓輔。今遣光祿大夫、左宣徽使等持節冊命爾為帝,國號齊,世服臣職,永為屏翰。嗚呼欽哉,其恭聽朕命!”
這兩方的內容都不難理解。
齊高宗這邊擺出了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姿態,自稱臣屬,同時約定以淮水為界,割讓唐州、鄧州給金人,之前丟掉又收復的北方土地,也一概不要了。並且承諾“世世子孫、謹守臣節”,願意每年在金國皇帝生辰的時候遣使朝拜祝賀,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
並且賭咒發誓,說了如果背盟的後果。
而金人這邊,則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將齊朝痛斥了一番。先是說齊朝喪失天命,而且違背了之前與金國的盟約,所以才招致兩國交戰。現在金人看在你知道錯了的份上,原諒你了,允許你作為臣子世代臣服,好好聽話!
這上面的文字,是一點都沒給齊高宗留面子。
但齊高宗還是喜不自勝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不管怎麼說,它也是和議啊!
不用打仗了,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地位不穩了,從今日起,便可以睡個安穩覺,再也不用受到搜山檢海的驚嚇了!
只是看了兩遍之後,齊高宗喜悅的表情又漸漸地淡了下來。
秦會之問道:“官家何故不喜?”
齊高宗似是有些回過味來:“此前完顏盛一口咬定,必殺韓甫嶽將軍,才能和談。可此時,金人不還是與我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