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考慮到朝廷可以斷糧,可以集中優勢兵力進攻,倒是也能爭得幾分勝算。
但問題在於,如果打輸了怎麼辦?
看到齊朝如此內鬥,民心恐怕會瞬間崩盤,而這其中的怨懟,肯定是對皇帝居多。畢竟此事最初就是因為皇帝莫名其妙要退兵而搞出來的。
退兵的事情,已經搞得天下民怨沸騰了。
而這一仗打輸了,也等於是把自己的底褲朝金人給露了個乾淨。金人看到除了韓甫嶽將軍之外其他人竟然都如此不堪一擊,和議的時候豈不是要進一步的獅子大開口?
甚至有可能直接不議和了,再轉頭殺回來!
那同樣是一心想著求和苟安的齊高宗絕對不可接受的一種局面。
張德遠說道:“官家,臣還有一策。
“不如收回成命,讓諸將都回去,繼續去打金人。等把金人徹底趕回燕雲,收復了河北、河東諸縣,再回頭處理韓將軍的事情。”
齊高宗的臉色瞬間黑了:“張卿,你當朕是三歲小孩般的好糊弄嗎?
“朕已經下了退兵的命令,豈能朝令夕改?皇帝的威嚴何在?
“更何況,韓甫嶽已有反意,不僅不想辦法解決,還繼續給他兵權?還繼續讓他去打河東、河北諸縣?怕是等他打跑了金人,接下來就是黃袍加身了!”
張德遠默默嘆了口氣。
果然,如果官家現在肯收回成命的話,那他一開始也就不可能想著要退兵了。
無解。
秦會之眼珠滴溜溜地轉了轉,說道:“官家,臣倒是有一計。
“朝廷之兵,確實不可輕動。
“一來是各路將軍都已經準備回京述職,此命令不好更改;二來若是一旦打輸,等於是向金人露怯,那麼我朝連番大捷所打出來的和談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
“所以,召回各個將軍的命令不變,大軍也只是屯兵駐紮,靜觀其變。
“而韓甫嶽……該交由金人去解決。”
齊高宗的眼前一亮:“哦?交由金人去解決?”
秦會之點頭:“沒錯!
“此時諸將都已撤離,而韓甫嶽的昭義軍已經深入險地,隨時都有可能被金人給包圍。
“金人更是對他恨之入骨,欲殺之而後快。
“我們只需坐視不理,這支孤軍遲早要覆滅於金人之手。
“到時韓甫嶽一死,我朝既達到了金人和談的條件,又不費一兵一卒剷除了叛賊。而諸軍未動,金人也摸不透我們的底細,必然不敢再生事端。
“這和談,不就成了嗎?”
齊高宗聽得雙眼越來越亮:“好!好!
“秦相此計,才是萬全之策!既然如此,就按照秦相的意思去辦!”
秦會之微微一笑:“官家且慢,此計還不算是萬全。
“韓甫嶽此人領兵確實有獨到之處,金人此時懾於他的威名,恐怕疑心有詐,也不敢放心攻打。
“所以,我朝大軍雖然不能輕動,但以一支偏師去做做樣子,還是很有必要的。
“此舉一來可以進一步打壓昭義軍中計程車氣,讓韓甫嶽陷入眾叛親離之境地,二來也可以阻隔退路,讓韓甫嶽面對金兵包圍時,無法閃轉騰挪、向他處轉移。”
齊高宗聽完點頭:“嗯,倒也有理。
“只是這支偏師具體該由誰統領?秦相可有人選?”
兩人顯然都清楚,此時打出大捷的那些抗金名將,多半都是不能用的了。
因為這些人大部分都跟韓甫嶽將軍的關係不錯,而且高宗也不信任他們,讓他們去打韓甫嶽,威脅太大。
還是得找一個絕對信得過的人。
當然,這樣的人戰鬥力肯定也不會太強。但這次本來就是借刀殺人,真正去跟韓甫嶽將軍打的是金人,齊朝這邊只是派一支偏師去堵住韓甫嶽將軍的後路,不需出戰,只要屯兵原地默默看著就行。
這樣一來,一個普通的將領,也足以勝任了。
秦會之說道:“田師中可當此重任。讓他領三萬兵馬,足矣。”
齊高宗當即拍板:“好,就依秦相所言!”
……
金兵大帳中。
完顏盛看著手中的密信,臉上陰晴不定。
而在他旁邊的,正是此時金兵中僅次於完顏盛的二號人物,完顏賢,也被稱作蓋天大王。
在郾城之戰中,完顏賢策應完顏盛共同直插郾城,想要一舉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