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後來,北蠻和盛朝雖然也比較重視具裝騎兵,但在鎧甲方面,就有些縮水了。
畢竟華夏古代的大戰,往往人數眾多,不是幾百人的村長械鬥。凡是武器或鎧甲,都是成千上萬人的制式裝備,既要考慮效能,也要考慮成本。
在成本和效能之間求得一個平衡之後,步人甲這種東西就不再是最優選擇了。
不過在歸序者城塞中,這都不是問題。
不缺錢,也不存在戰馬體力和玩家體力的限制,鎧甲的效能當然是越高越好。
將新的鎧甲穿戴整齊後,趙海平騎著戰馬,離開歸序者城塞。
在城塞之外,玩家們也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建設工作。
首先是歸序者城塞的城牆。
在更新了燧發槍、神臂弓、步人甲、床子弩、新式火炮等裝備以後,很多大型裝備,都被負責城建的玩家們安裝到了城牆上。
比如此時的城牆上,就被規劃出了很多射擊孔,將大炮擺在其間。
除此之外,床子弩、投石機等裝備,也少量的安排了一些。
這主要是因為玩家們要考慮裝備的價效比,大炮雖然威力巨大,但不論是大炮本身還是炮彈,造價都比較高,而床子弩和投石機等,造價反而低一些。
尤其是投石機,它的彈藥就是城中隨處可見的磚石,而且它的射程極遠,說不定就能在未來發揮奇效。
省下來的錢,當然還有其他的用處。
比如,開始規劃其他城池;又比如,興建屬於玩家的水師。
在攻克之前的歷史切片後,玩家們已經可以用建設點購置體型不同的海鰍船。
這些海鰍船,已經在牛渚之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而歸序者城塞的最初構想,已經預留了水師的位置。
城塞三面鄰水,一面環山,尤其是南北兩邊,坡度陡峭,而且山體直入水中,易守難攻。
在這兩側,玩家們都預留了水軍碼頭,戰船停泊之後,就可以直接透過城牆運兵,構建起水路的立體防禦體系。
到時候,玩家們就可以透過戰船,源源不斷地將兵員運輸到戰場的各個角落,也可以直接在水面上利用大炮轟擊敵人。
此時,水師碼頭已經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之中。
趙海平本來想離開城寨,到外面的平原上遛兩圈,看看能不能運氣好一點,遇上個賊寇或者蠻兵之類的,刷點錢,但卻沒想到剛出城,就彷彿遇到了一道空氣牆,把他給隔了起來。
緊接著,遠處傳來隆隆的震動!
只見城塞之外的地形,開始了劇變。
大地開裂,有些地方不斷升高,有些地方卻開始降低、水流湧入。
整個地貌,在短時間之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這種變化只發生在那些幾乎全新的、沒有被玩家們系統開發的區域。歸序者城塞原本的範圍,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
顯然,這是李唯易等玩家們的新規劃。
在地形的劇烈震動過後,第二座適合建城的地點,出現了。
其實原本李唯易等玩家考慮過兩種不同的方案,一種是兩座城池互相守衛,而另一種則是三座城池,互為掎角之勢。
但三座城池的話,需要分散的人力、物力、財力畢竟太多了。
所以最終,玩家們還是選擇了只建設一座新城,並儘可能地將它打造地更加牢固。
在地形生成完畢之後,周圍的空氣牆就消失了,趙海平又可以繼續在野外到處馳騁。
……
歸序者城塞中,很多玩家都發現,城塞中的一切似乎都變得更加井井有條了。
很多人還是以為這是自己的錯覺,但他們到了城主府附近之後,就發現了與之前明顯不同的變化。
在北辰的身邊,多了一個不修邊幅的中年人。
而這個中年人,正在不斷地處理政事,與玩家們商議,對整個臨淵城進行重新規劃,又或者最終確定新城的建設方案。
這就是以英靈狀態出現的,宰執王文川!
之前通關“欲說還休”這個歷史切片以後,啟用了王文川的英靈。但跟鄧元敬將軍不同,他只有在非戰爭狀態才可以召喚。
所以,此時的王文川主要幫助玩家們梳理歸序者城塞的內政問題。
隨著規模越來越大、npc越來越多,整個歸序者城塞中的各項事務,自然也越來越亂。
以李唯易為首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