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運將鏡頭拉近,重點關注秦王府內的情況。
此時,秦王手下的一干謀臣武將都齊聚一堂,正在商討明天如何共舉大事。
這份名單在這個時代可謂是群星璀璨:尉遲敬德、侯君集、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程知節、秦叔寶……
每一個都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人才,此時甘願冒著被族誅的危險,要共同推舉秦王為皇帝,改變整個梁朝的國運。
當然,秦王並非魯莽之人,謀反這種事情雖然大機率是一錘子買賣,但他也仍舊給自己留了後路。
在發動政變的同時,他也妥善安置了長孫皇后以及自己和其他將領的家卷。一旦事情不成,他還可以撤離長安、去往洛陽。
長安雖然是整個梁朝的權力中心,但在這裡,梁高祖和太子的勢力還是要更大一些。而洛陽,這座被秦王親手打下來、其他勢力都沒能深入插手的城池,更適合做秦王的根據地。
事實上,由於太子和秦王的矛盾不斷激化,梁高祖也早就有了將秦王封到洛陽另建天子旌旗的想法。
但這個想法遭到太子和秦王的一致堅決反對,最終作罷。
太子反對,是因為他覺得在長安是自己的主場,一旦秦王去了洛陽,以後要除掉秦王就難了;而秦王則是覺得,洛陽遠離權力中心,他一走,太子的地位更加穩固,所以他不能走。
而一旦政變失敗,洛陽自然成了秦王最佳的後路。
只是逃到洛陽並不意味著安全,那就是真正起兵造反的開始了。雖然以秦王的軍事才能以及手下的賢臣名將,重新把整個天下打一遍也不會太難,但那樣會對整個國家造成難以彌和的可怕傷害。
中原已經經不起再一次席捲天下的戰火了。
更何況這樣直接起兵造反奪位畢竟在道義上有虧,因此,那必然是秦王不太想見到的一種可能性。
此時,秦王正在康慨激昂,為手下的能臣武將們鼓舞士氣。
「諸位隨我南征北戰,今日一事,你我君臣誠心相托,應該不用我多說了。
「這梁朝的天下,有一多半都是我們君臣打下來的,太子有何功德?卻居於高位。不僅不思感激,反而還屢屢離間我君臣的關係,欲除之而後快!
「我等今日起兵,正是為了為國除奸佞,一戰而定天下!
「諸位聽我安排,明日一早,尉遲敬德隨我先去玄武門……」
鼓舞一番士氣之後,秦王開始為這些人分配任務。
期間,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也紛紛提出各自的意見,不斷最佳化整個方案。
然而看到這裡,李鴻運卻不由得微微皺眉,隱約意識到情況似乎有些不對。
如果從整個故事的發展來看,這一幕也並不算突兀。
太子與秦王的矛盾已經是人盡皆知,已然激化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雖然是親兄弟,但秦王對太子恨之入骨,這是很正常的。
而事到臨頭,以秦王的殺伐果決,應該早就已經下定了決心。
故而他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決斷,並排兵佈陣安排手下人各司其職、完成玄武門之變,倒也算是一種十分符合情理的展開。
如果是一個沒看過相關史料的人,可能壓根不會覺得這段內容有什麼不妥。
但李鴻運是看過史料的。
史料記載,在玄武門之變真正發生之前,有一段「眾府僚力諫秦王」的戲碼。
一向殺伐果斷的秦王在如此緊要關頭卻猶猶豫豫、推三阻四,完全沒有平日的勇武果敢之風,而他的手下個個心急如焚、拼命苦勸,甚至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給秦王看。
如此折騰了許久,秦王才最終下定決心。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一種可能,更有可能是歷史的真實?
李鴻運的目標是儘可能復現真實的歷史,這一段雖然看起來不會對結果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卻有可能影響這個事件的完成度,導致通關失敗。
所以,即便是一個看似不那麼重要的細節,李鴻運也得仔細斟酌一番。
考慮許久之後,李鴻運讓時間稍稍倒轉回去,還是讓眾人上演了「力諫秦王」的戲碼。
他這麼做,當然不是照抄史料,而是結合當時的情景深入分析了一番。
很多人在解讀這段史料的時候,往往會有兩種看法。
第一種,認為史料有問題。如果秦王當時表現得特別迫不及待,那顯然不符合他「重視兄弟感情、迫不得已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