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1 / 4)

意識到這個關鍵細節之後,李鴻運重新覆盤了一下整個行動,才意識到自己疏漏了一個史書中並未記載的關鍵環節。

那就是,梁高祖到底在幹什麼?

李鴻運的思緒快速倒轉,回到了最開始,秦王府密謀的那個夜晚。

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宮中禁軍是一股絕對無法忽視的力量。

從常理來推斷,如果把目光瞄向了宮中禁軍和梁高祖,那絕對等同於謀反,最好還是別這麼幹。

而秦王此時的主要目標是殺死太子和齊王,如此一來他就是王位唯一的繼承人,太子之位就是囊中之物。

那麼目的應該就達到了……

嗎?

顯然不是。

假如只是計劃了針對太子和齊王的行動,那麼整個過程中,會有許多的不可控因素。

比如,假設伏擊失敗,太子或者齊王跑了,而宮中禁軍趕來鎮壓,怎麼辦?直接與宮中禁軍開打嗎?

要知道當時太子手下的將領還在勐攻玄武門,差點就守不住了。如果被兩面夾擊,後果不堪設想。

到時候,梁高祖或許就名正言順地站在太子和齊王這一邊了。

即便伏擊成功了,太子和齊王都死了,但萬一梁高祖不同意傳位呢?

萬一梁高祖大怒之下,以謀反之名讓禁軍殺死秦王和所有秦王府的將領,然後立更年幼的兒子為太子,自己繼續做皇帝呢?

從事後的結果來看,梁高祖似乎不願意再失去自己的二兒子,所以在得知太子和齊王的死訊之後,就迫於無奈地接受了這一結果。

但史書上的記載,有可能是美化之後的結果。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位皇帝會甘願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被架起來做一個遠離權力、每天無所事事的太上皇。

更何況秦王府的眾人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他們可不能預知未來,預知到梁高祖就會這麼簡單地接受這一結果。

玄武門之變是謀反,是稍有不慎就要滅九族的大罪。

那麼,他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會留下如此巨大的漏洞,讓自己頂著滅九族的風險去執行嗎?

想到這裡,整個視野中的畫面也快速撥回了秦王府密謀的那一夜。

在謀劃中,秦王的手指重重地點在臨湖殿的位置。

“這裡是伏擊太子和齊王的絕佳地點。

“但是,這裡已經是宮中腹地,有許多禁軍在護衛、巡邏。

“我們要將數十騎兵埋伏在這裡,禁軍不可能看不到。禁軍的人數不足為慮,但如果他們去通知父皇,又或者他們大聲呼喊,讓太子和齊王警覺,都會讓我們的計劃功虧一簣。

“萬一被太子和齊王跑了,等太子府的將領帶著長林兵趕過來,與禁軍裡應外合,我們的處境就危險了。”

秦王環視眾人,顯然,這些久經沙場的將領,和運籌帷幄的謀士們,也全都很清楚這一點。

但要怎麼處理呢?

這件事情,就只有秦王才有資格下決斷,其他人甚至只是給建議,都算是大罪。

稍微沉默片刻之後,秦王下定了決心。

“我們的人進入宮中之後,先派一支人馬去皇宮,將父皇和大臣,全都控制起來。

“凡是有敢阻攔的禁軍……

“殺無赦!”

看到這裡,李鴻運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對勁了,對勁了!

如果不控制梁高祖,而只是伏擊太子和齊王,那是嚴重的軍事冒險行為,是把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都寄託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上面。

秦王和手下的將領打了那麼多的硬仗,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但如果先控制了梁高祖,然後再伏擊太子和齊王,那麼不論結果如何,大局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這就不再是冒險,而是表演。

一場給梁高祖看的表演。

如果沒有做這些事情,那麼梁高祖在盛怒之下,他的行為其實很難預估。

萬一他沒有因此而放棄,沒有接受現實,反而不顧一切地發動所有禁軍去圍殺秦王呢?

但按照這個計劃,如果讓梁高祖在海池泛舟,讓大臣們陪著他,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他會逐漸接受現實,身邊大臣的規勸也能讓他的情緒很快平復下來。

這樣等他看到太子和齊王的頭顱時,內心中的情緒就不再是憤怒,而是恐懼。

因為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他會很清楚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