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有何不妥嗎?”
“嗯,前輩,你看這銅鏡。”
回答一聲,農馬將銅鏡遞給玄素真人。阮秋章這時也站起來,湊近前與玄素真人仔細一看,兩位老道不由同時倒吸一口氣冷氣:“這是‘聚魂之鏡’!”
言罷,阮秋章突然大笑一聲,抓起一旁農馬的肩膀將他搖的七葷八素:“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丫頭有救了!”
被阮秋章一通亂搖,農馬還覺得疑惑,這時聽到阮秋章說到張小露有救,農馬這心中一喜,反抓阮秋章肩膀,搖的比阮秋章搖他還使勁:“師父!你說的可是真的?”
“停,停。”
阮秋章一把老骨頭了,哪裡經得起這般搖晃,口中連連喝停之餘,他兩手還不忘使勁掰開農馬雙手,卻猛然發現,無論他如何使勁,農馬的兩手卻跟紋絲不動,依舊緊緊的抓著他。“臭小子,還不放手,你抓疼為師了。”
一時掰不開,阮秋章只覺雙肩骨頭仿似要碎了般,沒辦法,他只好呵斥起農馬來。農馬一時高興過頭,忘乎所以,這時被阮秋章一喝,他也冷靜下來,急忙鬆開手後,他有些歉然:“弟子一時衝昏了頭……呵呵呵,師父,你說露兒有救,是真的嗎?”
“你師父說的沒錯。”
阮秋章還未回答,玄素真人接過話頭了。“這‘聚魂之鏡’傳說乃是上古魔器,知道趕屍是從何興起的嗎?”
“嗯。”
農馬點頭應了一聲。趕屍從何緣起,只要是幹這行的人都知道,最早的傳說,莫過於上古蚩尤命人將士兵屍體送回故土的傳說。那個時候因為道路比現在更加難行,要是運送,那工程實在太龐大了,所以蚩尤一個手下出了個主意,那就是用法術令其屍體能聽從送者命令,自動行走跟隨。這便是趕屍最早的起源傳說。不過當時可不比現今,那個時候要驅趕屍體行動,條件知識手段都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所以要有傳說,蚩尤為了能讓屍體“活”起來,便煉製出了一塊魔鏡,那就是“聚魂之鏡”了。“聚魂之鏡”因為在上古神魔之戰中地位不重,所以有關記載也是寥寥無幾,玄素真人和阮秋章知道這塊鏡子,還是因為他們所看的書籍,那就是“歷史寶經”與“歸法經”這兩本不世寶經中都有關於這塊鏡子的記載。“農小兄弟,這‘聚魂之鏡’所聚的魂不簡單啊,你應該知道,人體三魂中的人魂一旦消失了就聚攏不回來,可是這塊銅鏡卻能做到這件事,‘聚魂之鏡’,聚的非是地魂、天魂,而是人魂!”
“真的!”
玄素真人一番話,讓農馬幾乎都要跳起來,如能聚攏人魂,那就表明張小露有救了。高興過後,農馬又冷靜下來,他看了阮秋章和玄素真人一眼,有些疑惑問道:“師父,前輩,既然你們知道世間有這種能聚攏人魂的寶貝存在著,為何見到我時卻又不說出來?”
“這……”
玄素真人和阮秋章同時語塞,其實他們不是故意不告訴農馬,而是在兩本經書中,都說這塊鏡子已經被毀,世人斷難再能拿到,當時他們也是不想讓農馬失望,所以才沒有說出來。現在回頭一說,經書中所載其實也沒有錯誤,因為要得到這塊鏡子就必須擊敗劍虎豹,要不是碰巧他們擊殺了劍虎豹,又有誰知道這“聚魂之鏡”原來幻化成一隻劍虎豹了。由這樣的怪物守護著,這鏡子也跟毀掉差不了多少。“農小兄弟,你能得到這塊鏡子,說明你和小丫頭的緣分未盡,看這鏡子的破損程度,也許只能再使用一次‘聚魂之術’,希望你謹慎以待,千萬別錯過了這一次機會。這塊鏡子就由你藏好,可要好好保護了。”
避開農馬的問題回答,說著,玄素真人將“聚魂之鏡”交還給了農馬。“嗯,晚輩即使豁出性命也要保住好這塊鏡子。”
不用玄素真人提醒農馬心裡也清楚,現在這塊“聚魂之鏡”就好比張小露的命,機會只有一次,他又豈會輕易失去這一次機會。等農馬把銅鏡藏好後,阮秋章揮手將眾人聚攏起來,仔細清點一下人數和眾人的傷勢後,結果卻令人憂心忡忡。經過石俑和劍虎豹一鬧,四十五力士已然只剩下二十一人,其中重傷者三人,剩餘的都帶著不輕不重的傷,而玄素真人這邊,明道人、水墨、農馬、阮秋章也負了傷,其中尤以明道人和水墨老人傷勢最重,兩個老頭要不是仗著深厚的內力支撐著,這會只怕早已去見祖師爺了。另外,令阮秋章和玄素真人百般嘆氣的就是冷爺了,他在二洞穴裡遭到石俑的圍攻,此刻生死不明,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只怕他已是離塵而去了。回頭,阮秋章看了滿臉喜色的農馬一眼,問道:“小馬,之前為何只見劍虎豹獨自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