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還太小,將來你長大了就會明白:無論是人、動物或是什麼組織,都需要在一定的壓力下才會有足夠的活力。”
看到朱瞻基似懂非懂的模樣,朱棣也不以為意。現在朱瞻基畢竟太小,但是將來在養蟋蟀的過程中,他遲早會明白養蟋蟀確實需要經常用戰鬥來保持蟋蟀的鬥性,進而能夠對這段話背後的深意有更多的理解。
“作為一個皇帝,理應為整個帝國負責,但是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即便是再勤奮,皇帝也不可能事無鉅細全部都管。因此,皇帝就需要一個官僚階層來協助他管理這個帝國。”
“然而,很多官僚在行使皇帝賦予他們的權力時,卻未必會體現皇帝的意志。比如說皇帝希望官僚好好對待他們治下的百姓,但是官員為了自己的私利卻可能貪汙**,苛待百姓。”
朱瞻基小手用力一揮,用稚嫩的聲音發表著他的施政綱領:“抓住這樣的官員,砍頭!”
朱棣低下頭看著自己腿上的兩個小傢伙。朱瞻基正憤憤不平地宣佈著自己的治國宣言,而朱文圭因為太小,又聽不懂朱棣的話,已經象小貓一樣蜷在朱棣的懷中打起瞌睡來。
朱棣親暱地颳了一下朱瞻基的鼻子。“可是國家那麼大,官員那麼多,你怎麼知道哪些官員應該殺呢?”
見朱瞻基苦思冥想著,小臉皺成了一團,朱棣不忍心讓這麼小的小孩去思考那麼複雜的問題,於是主動說出答案。
“官僚階層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因為身份相同的緣故,對於一些陋習甚至犯罪行為,身為同僚的官員有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說大家都是貪官汙吏,他們自然不願意相互揭發,又或者其中一人尚有良知,而另一官員是貪官,但兩者是同鄉,是同年,或貪官託人情說關係甚至乾脆直接向其行賄……總之,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用官員監督官員,其效果必然有限。”
“朕打算用嚴法威懾警惕官員,用利益誘使知情人踴躍告發,雙管齊下之後,吏治應該會更清明一些。但是,僅僅依靠階層自身進行內部監督,卻存在著天然的無法克服的缺陷。”
“因此,朕這才決定設立一個相對獨立的官僚系統。由於這兩個系統天然敵視——一字並肩王那邊,無論是從經濟角度考慮還是從爭奪皇位考慮,都不會對中央政府旗下的官員手下留情。相對的,中央政府的官員也不可能對一字並肩一系的官員存在任何溫情。不僅如此,兩個系統的官僚階層還會因為這種競爭機制的存在而加強對自身的檢查——畢竟,如果能夠搶在對方之前查出己方的失職和犯罪官員,那便可以減少損失。”
“不過你也不用擔心一字並肩王真的會威脅皇位。要知道,僅憑監察部那些人手想要佔據全國一半以上知縣的官職,其難度不是一星半點
。更何況,當監察部一系的官員坐上知縣位置後,中央一系的官員自然會緊緊地盯著那名知縣的一舉一動,一旦該知縣失職犯罪,其官職就會馬上回到中央一系掌握之中。再者說,財政權、軍權仍然由朝廷牢牢控制著,即便一字並肩王一系能夠任命幾名知縣,也根本不可能對朝廷產生威脅。”
“即便是出現最壞的情況吧。假設中央一系的官員前仆後繼地失職犯罪,那麼這樣的政府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被一字並肩王一系取而代之也合情合理。當然,如果出現全國的中央系官員全都**的情況,而皇帝仍然不願意放棄,也不是沒辦法——監察部審理案件不是必須有一個刑部派出的官員充當陪審官才合法嗎?皇帝可以直接指派人員,不管事實如何只是堅持被審官員無罪,待官司打到御前,皇帝裁決該被審官員無罪,監察部難道有什麼辦法?”
“其實這也只是杞人憂天罷了。如果中央選拔的官員會因為七情六慾而失職犯罪,那麼一字並肩王一系選拔的官員同樣不會是聖人。沒道理同樣是深受孔孟之道影響的中國人,到這邊當官就會失職犯罪,去那邊當官就會變得清廉能幹。”
“監察部下設六個局,戶局、禮局和工局作用非常之小,真正有用的其實只是刑局、吏局和兵局。刑局和吏局結合起來可以整治吏治,兵局的作用則是保證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
“歷史上的軍隊,無論是由武將或是文官甚至是派遣太監進行管理,都一直存在著吃空餉以及和平年代疏於訓練這兩大頑疾。朕成立憲兵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這兩個頑疾。憲兵的主要職能是處理軍隊中的各種刑事事件,特別是軍人的違犯軍紀的事件。吃空餉喝兵血、疏於訓練、侵佔士兵田地以及違法勞役士兵之類的現象,憲兵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