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都帖木兒和也先土幹翻臉。
阿魯臺只是沉著臉說道:“未言戰先言降,你們還是光榮的蒙古人的子孫嗎?!”
相對而言,蒙古大汗與重臣商議事務時比中原更為民主。因為,遊牧民族各個部落的首領都手握重兵,因此說話時不象中原的臣子有那麼多顧忌。萬一情況惡劣了,率領整個部落逃走就是了。別說可以投奔瓦剌、兀良哈或是大明,若是不願寄籬人下,甚至還可以逃往西伯利亞、中亞。
把都帖木兒不屑地斜了阿魯臺一眼,說了一句令阿魯臺尷尬無比的話。
“你別老把祖先的榮耀掛在嘴邊上。祖先的榮耀不是說出來的,是打出來的!有本事,你把對面明軍的營寨攻破呀。”
也先土幹也不陰不陽地附合道:“就是!你想恢復蒙古帝國的榮光我們也不攔著,現在正缺一個主攻明軍營寨的人選,只要你打頭衝鋒,我們絕對跟上!”
阿魯臺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如果是在蒙古最為強盛的時代,五萬蒙古騎兵在野外對付一萬敵軍那還不是小菜一碟?那時蒙古軍隊的野戰能力威名遠揚,所有的敵對勢力都被蒙古軍威所鎮攝,不約而同地選擇固守堅城,避免野戰。
當然。蒙古人也並非在所有地野戰中都取得了勝利。當時阿拉伯世界中實力最強地忽都思組織了包括五萬馬木留克騎兵(注1)在內地十二萬大軍。在預設地峽谷內埋伏包括僕從軍一共兩萬五千地蒙古人。在人數為對方五倍。地形佔據優勢地絕佳條件下。忽都思地十二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