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反正只要沒人能取代你在部落中的位置,那麼你愛交多少就是多少——雖然每丁一年要繳納十個銅錢的人頭稅不能少,但你哪怕虛報了一萬人丁,一年也只不過多繳納一百貫基本人頭稅而已,去馬市賣幾匹馬就夠了。”
“比較難辦的是軍役義務。不過,有邑貴族的軍役義務比十戶抽一丁還要輕,而我們蒙古人必要時卻可以全民皆兵。所以,你最多可以虛報十倍的人口。”
“你當我傻啊?”也先土幹卻搖了搖頭。“只為一點虛名卻承擔更多的經濟和軍事義務,這不是犯傻嗎?照我說,還不如瞞報人口呢。”
把都帖木兒立即反駁:“爵位高也不是全無好處的……到時候你詳細問問就知道了。但瞞報人口絕對不是什麼好主意。如果瞞報人口,別的有邑貴族就可能以此為名攻擊你。那時你哭都哭不出來。”
見把都帖木兒和也先土幹就投誠之後的待遇問題相談正歡,鬼力赤臉色發青,韃靼太師阿魯臺更是怒目圓睜。
鬼力赤倒還稍微好些。
他之所以生氣,主要是因為面子受損。作為蒙古的大汗,部下卻當著他的面若無其事地討論著投降明朝的問題,這確實令人難堪。但把都帖木兒和也先土乾的部落又都很強大,與之翻臉只能是兩敗俱傷,因此鬼力赤只能隱忍。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聽到投降這個提議後其實鬼力赤也頗為動搖。
雖然身為蒙古大汗,但是鬼力赤直接掌握的部落實力並非最大。這種情況對於一個大汗而言,簡直是一種致命傷。更為糟糕的是,鬼力赤沒有黃金家族的血統,因此很多部落根本就不聽從他的命令。因此,別看鬼力赤表面上看起來是風光無比的蒙古大汗,但實際上他的地位卻岌岌可危。
年初鬼力赤之所以要強行侵犯遼東,其實正是為了提高他的個人聲望。那時鬼力赤已經透過多次試探偵察得知:朱棣為了爭奪天下而從遼東抽調了大量人馬,因此遼東正處於最虛弱的時候。此時不打,更待何時?能夠帶領子民攻掠明朝,那便能夠獲得蒙古人更多的支援和認同。
前面部分都如鬼力赤所料,侵擾遼東果然獲得了成功。
但是令鬼力赤意外的是,明明北方兵力不足,永樂皇帝卻硬是派遣了一支軍隊深入韃靼人的領地進行報復。
一開始鬼力赤雖然意外,但這份意外更準確地說是屬於喜出望外。當他知道永樂皇帝派出報復的軍隊人數不過萬餘時,忍不住暗歎一聲:天助我也!
如果明朝大軍人數太多,鬼力赤自然會避其鋒芒。但區區一萬嘛,豈不是正好增添他這個蒙古大汗的功績?正因為這個緣故,鬼力赤便急匆匆召集了五萬大軍殺過來了。
交戰之後的意外卻不是鬼力赤喜歡的。明軍的戰術前所未聞,對於蒙古騎兵而言,這種全新挑戰的難度實在太高。這時,鬼力赤的信心便開始動搖了。聽到把都帖木兒的提議後,鬼力赤自然免不了有些動心:之前成功侵擾遼東雖說提高了他的聲望,但朱棣並不配合他,居然派遣軍隊前來報復。如果成功將這支明軍消滅倒是一切都好說,但問題恰恰是這支明軍並不好消滅。各個部落都出於私心不肯做出犧牲,鬼力赤心灰意冷之餘,自然免不了考慮將來的事情。
韃靼的很多部落都不聽自己指揮,那麼空擔著一個蒙古大汗的名義又有什麼用?這個蒙古大汗不僅不能給鬼力赤帶來實際利益,而且還迫使他時時刻刻擔心實力強大的部落造反。既然如此,那幹嘛不能考慮一下頂著蒙古大汗的頭銜嚮明朝皇帝投降呢?至少,戴著蒙古大汗頭銜投降後,待遇肯定會更高些。草原上的遊牧生活確實很艱苦,哪怕是大汗也與其他人一樣,都以牛、馬糞燒火取暖。所以投降之後,哪怕是去中原居住也照樣是個不錯的選擇。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三十七章 全套服務(上)
鬼力赤的半憂半喜不同,此刻韃靼太師阿魯臺卻是實)e怒。
矮矮胖胖的阿魯臺是個傳統觀念很重的蒙古人,對“非元種”的鬼力赤成為蒙古大汗極其不滿,整日夢想著恢復蒙古帝國的榮光。由於部落的實力最為雄厚的緣故,阿魯臺已經逐漸成為了韃靼的實際控制者。
鬼力赤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但實力強大並且心懷壯志凌雲的阿魯臺卻絕不肯輕易認輸!如果連萬餘人的明軍都對付不了,那還談什麼恢復蒙古帝國往日的榮光?!
然而出於和鬼力赤同樣的顧慮,阿魯臺同樣沒有立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