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便陰沉了下來,瞪了李顯一眼,不依不饒地訓斥道。

無聊!如今的李顯早已不是原來的李顯,有著三世的記憶在,又豈會被李賢這等小孩子過家家的把戲所激怒,甚至連看都懶得去看李賢一眼,不動聲色地站在了原地。

“六弟,這話怎能如此說,七弟有恙,我等做兄長的該多體貼些才是。”

李顯不說話,靠在軟榻上的李弘卻看不下去——李弘一向身子骨弱,時常臥病在床,最聽不得的便是這個“體弱”二字,此際聽李賢如此說法,擺明了有將其一併掃將進去的意思在,縱使李弘性子再柔和,卻也忍不下去了,這便眉頭一皺,有些子不悅地開口道。

“太子哥哥說得是,只是七弟一向懶散,我等當哥哥的,也該好生提點一、二,若不然,於我天家體面終歸不妥。”李弘這麼一開口,李賢這才發覺自個兒先前的話頗有不當,只不過李賢生性剛強,並不打算就此道歉,再說了,對於李弘這個病怏怏的太子哥哥,李賢也不怎麼看得上眼,自不肯就此低頭,這便強硬無比地回了一句。

“咳,咳,咳……”

李弘並不擅長與人爭辯,這一聽李賢的話越說越渾,心裡頭更是不快了幾分,氣往上湧之下,臉色一紅,不由自主地便咳喘了起來。

爭,爭,爭!有何可爭的,唉,你們倆能爭個出個啥來啊,爭來爭去,還不全都被母后一杯毒酒送了卿卿性命,到了末了,也就白白便宜了李旦那個小子!李顯滿心不願參與到兩位哥哥的爭執中去,再說了,到目下為止,他尚未想好自個兒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哪有心去理會這等口角之爭,然則一想起自家的這兩位哥哥將來的慘死幾乎如出一轍,心中不忍之心頓時大起,這便苦笑地搖了搖頭,站了出來道:“太子哥哥,六哥也是為了小弟好,小弟自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好,說得好,曾子云:吾日三省我身,正是此意,七弟最近功課有長進,好,甚好。”李弘素來好學,這一聽李顯出口不凡,先是一愣,而後撫掌叫起了好了,渾然忘了先前與李賢之間的爭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乃是出自宋朝朱熹的《集註》,此時別說朱熹了,便是朱熹的祖父的祖父都尚未出生,此時由李顯這個往日裡功課著實一般的人物說將出來,確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該死,說漏嘴了!一聽李弘如此推崇此言,李顯先是一愣,而後突然醒悟過來,自己這是剽竊了後世一把,不由地便是一陣汗顏,趕緊遜謝道:“太子哥哥過譽了,臣弟慚愧,慚愧。”

李賢顯然也沒想到自己這個一向平庸無比的弟弟居然能說出如此有哲理的話來,眉毛一揚,張了張嘴,似欲出言譏諷一番,可話到了嘴邊,這才發現竟無從辯駁起,不得不停住了口,甩了甩大袖子,沉著臉,不再理會李弘哥倆個的相談甚歡。

“改之,改之,加勉,加勉……”李賢倒是安靜了下來,可被乳母抱在懷中的李旭輪卻就此興奮了起來,手腳亂揮亂舞地嚷嚷了起來,那副得意的小樣子登時便逗得哥幾個全都哈哈大笑了起來,大殿中原本劍拔弩張般的沉悶氣氛也就此消散了開去。

“爾等……”一眾皇子們笑聲著實大了些,正在後殿堂口團團亂轉的李治立馬被驚動了,回頭一看諸子笑得開心無比,心中疑雲大起,張嘴便要問個究竟,可還沒等他將話說完,就見一名宮女從後殿衝了出來,口中還一迭聲地嚷嚷著:“生了,生了,恭喜陛下得一公主,母女平安。”

“啊……”李治猛然回過身去,又驚又喜地看著那名氣喘吁吁的小宮女,嘴張得老大,呆愣了良久之後,突地哈哈大笑了起來道:“好,平安好,既是母女平安,朕便封小公主為太平公主,朕要大赦天下,來人,擬旨,快,擬旨!”

“恭喜父皇。”

“賀喜父皇。”

……

三位皇子一聽自己多了個妹妹,全都來了精神,再一看自家父親如此歡喜,自是不敢怠慢,紛紛湊上前去,齊聲出言道賀不已。

擬旨?為何如此急的要大赦天下?哦,是了,原來如此!李顯雖也跟著幾位哥哥擁上去稱賀,可心裡頭卻比兩位哥哥多拐了道彎,略一思索,已猜出了自家父皇此舉的用心何在——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人,這人正是中書侍郎上官儀。

上官儀,陝縣人,生於江都,其父上官弘曾任江都宮副監,後死於宇文化及之亂,上官儀年幼,藏匿獲免,漸長後,遊情釋典,尤精《三論》,兼涉獵經史,善屬文。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六二七年),上官儀被時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