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2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狄仁傑這一病,就足足五天不曾露面,上黨城裡的局勢因之愈發緊張了起來,幾乎每一天都有各縣的軍伍開到城中,將上黨城南、北兩個軍營擠塞得滿滿當當地,自三月初以來便執行的戒嚴禁令不單沒有取消,反倒更嚴格了幾分,巡邏的兵力比起原先要整整多出了數倍,風聲鶴唳之下,城中的謠言已是漸起了。

弓弦繃得太緊易斷,流言傳多了,那便有可能會弄假成真,這個道理狄仁傑不是不清楚,他也不是不急,奈何李耀東那頭始終沒個訊息,手中無牌之際,狄仁傑卻也不好輕動,只能是按兵不動地病著,好在訊息總算是在他“病倒”的第六天傳了回來,狄仁傑興奮之餘,也顧不得天將插黑,急匆匆地便向刺史府趕了去。

“狄大人病體痊癒,老朽喜不自勝啊,來,來,來,屋裡坐了去。”

形勢微妙之際,狄仁傑急,李元嘉更急,原本正有一口沒一口地用著晚膳,這一聽狄仁傑來訪,二話不說,丟下碗筷便搶出了府門,一見到狄仁傑的面,老臉上立馬堆起了和煦無比的笑容,不待狄仁傑大禮參見,已是率先寒暄了起來。

“慚愧,慚愧,下官這一病多日,卻叫殿下記掛了,好在總算是不辱使命啊,若不然,下官惶恐無地也。”

狄仁傑躬身行了個禮,話中有話地回了一句道。

“哦?好,好,好,屋裡談,屋裡談。”

一聽狄仁傑如此說法,李元嘉先是一愣,可很快便回過了神來,老眼中精芒一閃而過,但並未急著出言追問個究竟,只是笑呵呵地一擺手,將狄仁傑讓進了府門,一路笑談著進了二門廳堂,分賓主落座之後,自有下人們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而後各自退了下去,廳中只留下賓主二人相向而坐。

“聽聞狄大人病倒之訊息,老朽當真五內俱焚啊,大人若是在鄙處有個好歹,叫老朽如何跟朝廷交待才好啊,老天保佑,狄大人終於是大好了,老朽也就安心嘍,春耕專使一案還須得狄大人多多擔待啊。”

李元嘉乃是老狐狸一般的人物,儘管心裡頭十二萬分的火急,可真到了要見真章的時候,他卻絕不會因之而亂了手腳,更不會因此而無條件地現出自己的底牌,倒是笑眯眯地敲打起狄仁傑來。

“好叫殿下得知,春耕專使王大人已然無恙矣!”

李元嘉的心思狄仁傑心中有數得很,卻也並不在意,他此來原本就沒打算與李元嘉多兜圈子,這便笑呵呵地先給李元嘉吃了顆定心丸子。

“哦?竟有此事?那王大人如今何在?”

一聽狄仁傑說得如此肯定,李元嘉不由地便是一愣,心神恍惚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強笑了一下,作出一派隨意狀地追問了一句,可那微顫的聲音卻將其內心裡的緊張徹底地暴露了出來……

第六百七十三章狄仁傑斷案(七)

李元嘉很緊張,他也不能不緊張,只因而今的局勢下,他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有大半便系在了王方明的身上,一旦王方明將驛站失火的真相捅了出去,李元嘉可就只剩下舉事一條路可走了,而這條路在其看來,實在是一條死路,除非萬不得已,李元嘉是萬萬不想去嘗試的,說實話,他早就已在後悔了,好好的親王不幹,瞎摻合到太子與武后的爭端中去,簡直就是自找苦吃來著,只是後悔歸後悔,於事情本身,卻是一點作用都欠奉,到了現如今這般田地,李元嘉唯一的指望便是狄仁傑能信守數日前達成的那份口頭協議,至於能還是不能,李元嘉如今就只剩下聽天由命的份了。

“好叫殿下得知,王大人目下已脫險,如今正在幽州大營。”

李元嘉的心思實在算不得隱蔽,以狄仁傑的智商,自是一眼便看了個通透,但並未出言點破,而是笑呵呵地給出了個答案。

“幽州?這,這……”

李元嘉原本還存著個小心眼,那便是打算等狄仁傑告知了王方明等人的下落之後,盡起大軍前去圍剿,以徹底消除王方明這個心腹之患,可這一聽王方明居然已到了幽州,心登時便涼了半截,話都說不利落了。

“下官乍一聞此,亦是驚詫莫名,若不是幽州李都督來函中將事情說透,下官只怕也一樣茫然不知所以的。”

狄仁傑自是知曉李元嘉在擔心些甚子,但卻並未急著將事情說個明白,而是故意吊了下其胃口。

“李都督?唔,李伯瑤遠在幽州,卻又如何能救得王方明,這怕不是訛傳罷?”

李元嘉雖不曾見過李伯瑤其人,卻知曉其與李顯的關係頗深,更知曉其人乃智勇雙全之將才,這一聽狄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