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部分(3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算路上,此番叫其前來,自是無甚誇慰之言,可直接將李顯的本章給噶爾?引弓過目,便已是一種不宣自明的倚重之態度。

“諾!”

噶爾?引弓乃是個心思靈動之輩,只一看武后的態度,便已猜知了此舉背後隱藏著的意味,心中登時便是一陣興奮的雀躍,只是城府深,倒也沒帶到臉上來,乾脆無比地應了一聲,伸出雙手,接過了由小宦官轉遞過來的摺子,輕輕地掀開黃絹蒙面,細細地看了起來。

“如何?”

武后對噶爾?引弓的氣度與沉穩顯然是相當的欣賞,也不出言催促,只是默默地端坐在上首,直到噶爾?引弓放下了摺子,這才微笑地開口問了一句道。

“有些奇怪,只是末將尚看不透箇中之蹊蹺。”

噶爾?引弓看得很細,幾乎是逐字逐句地將摺子反覆推敲了好幾回,隱約覺得內裡有些不對勁,可一時間又找不出可能的伏筆何在,此際面對著武后的問話,也就只能是老老實實地回答了一句道。

“嗯,怪在何處?”

武后之所以沒有當庭答覆李顯,也正是覺得這份摺子有些不對味,可要她說出不對在何處,同樣也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此際見噶爾?引弓也有這般感覺,自是深以為然,這便不動聲色地往下問道。

“回娘娘的話,夏收之際,派朝廷大員巡按各方乃是慣例,只是往年所派大體是侍郎、郎中一類之中級官員,而今太子卻提議宰輔掛帥,雖說不乏展示其引種海外良種之功,以布恩天下之考慮,可似乎也稍過了些,這不太像是太子往日行事之風格,光憑此點,便可知內裡一準有著篇大文章,只是目的何在卻是不好說了的。”

噶爾?引弓深深一躬,語氣平緩地將所思之疑點指明瞭出來,但卻並未能判斷出李顯此舉的最根本之用心。

“嗯,那會不會是那廝想在政事堂透過甚事關大局之提議,特意調開高智周,以便行事?”

噶爾?引弓所言,正是武后起疑之所在,當然了,起疑歸起疑,她也同樣不明根底何在,這便微皺著眉頭,試探著給出了個假設。

“應該不會如此,前番風波一出,其監國之可能已喪,至少在短時間裡是斷無這等可能,除此之外,也無甚能影響到大局之事了的,至於其它政務,以其在朝中之威勢,原也無須這般做作,排除此點,那便只剩下一個可能,問題應該出在此番差使本身上,莫非……”

噶爾?引弓搖了搖頭,隨口解釋了幾句,便將武后的懷疑破解得個一乾二淨,只是說著,說著,噶爾?引弓突然想起了一種可能性,眼神瞬間便凌厲了起來,但並未將所疑之事道將出來。

“莫非怎地?唔,難不成那廝要對付的人是高智周?”

武后也是智深如海之輩,噶爾?引弓只起了個頭,她便已陡然醒悟了過來。

“細究箇中諸官,怕唯有高相可堪做太子殿下之目標了的!”

噶爾?引弓咬了咬牙,面色凝重地下了判斷。

“當真好膽!本宮看他是殺心入魔了!”

一想起明崇儼便是死於李顯之手,武后的臉色瞬間便鐵青了起來,猛地一拍文案,恨聲罵了一嗓子。

面對著暴怒的武后,噶爾?引弓並未出言附和,只是臉上的神情卻是相當之陰鬱,顯然是想起了李顯當年在吐蕃大殺四方的往事,更想起了慘死於李顯之手的自家老父,一時間心情不免激動了起來,雖無甚言語,可起伏劇烈的胸膛卻明白無誤地顯示出了噶爾?引弓的怨與怒。

“愛卿以為此事當何如之,是批駁了回去,還是將實情告知越王處?”

武后畢竟非尋常之輩,怒火雖起得猛,可控制下來也快,但見其深吸了幾口大氣之後,便已是平靜了下來,神色複雜地掃了噶爾?引弓一眼,語調平緩地開了口。

“回娘娘的話,末將以為此事批駁與否怕都改變不了太子殿下之決心,明大夫之死便是前車之鑑,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之理,若是真批駁了回去,徒然打草驚蛇耳,萬無其它之益處,且,也與娘娘之利益不符。”

噶爾?引弓並未急著回答武后的提議,而是沉吟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謹慎無比地出言應答道。

“利益?與本宮何關哉?”

聽著噶爾?引弓的前半截子話,武后頗覺得有理,可對後半截子話就有些個不明所以然了,這便狐疑地看著噶爾?引弓,滿臉異色地追問道。

“娘娘明鑑,越王其人野心勃勃,蛇鼠兩端,自以為得計,然則在智者眼中,卻不過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