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部分(2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一聽李顯此時到來,高宗不禁微有些遲疑,不為別的,只因高宗實在不想讓李顯過多的參與到軍政之事中去,只是李顯都已到了殿外,不宣似乎也有些說不過去,高宗猶豫了片刻之後,還是開了金口。

“諾。”

高宗旨意既下,劉汝明自不敢有絲毫的耽擱,趕忙應答了一聲,匆匆退出了寢宮,不旋踵,已陪著一身整齊朝服的李顯又轉了回來。

“兒臣叩見父皇、母后。”

方一轉過屏風,李顯便即大步搶到了榻前,恭敬萬分地行了個大禮。

“免了罷,來人,給太子看座。”

儘管並不情願在此時見到李顯,可高宗還是強壓著心頭的煩躁,神情淡然地叫了起。

“謝父皇隆恩,兒臣此來是有件喜訊要通稟父皇的。”

李顯謝過了恩之後,並未就坐,而是恭謹地一躬身,面帶喜色地稟報道。

“哦?喜事?這喜從何來啊?”

一聽有喜事,高宗倒是來了些興致,這便笑著問了一句道。

“好叫父皇得知,波斯駐軍回撤途中,遭大食軍三路圍剿,共計五十三萬七千餘眾,我大唐勇士不畏強敵,三日轉戰近千里,以三萬兩千之寡軍,一舉擊潰敵兩路大軍,斬首數以十萬記,俘獲無算,光是良種戰馬便繳獲了近二十萬匹,更有兵器無算,而我軍僅僅傷亡五千一百餘,可謂淋漓之大勝,揚我國威於域外,自是大喜之事無疑!戰報已在此,請父皇、母后過目!”

李顯先是慷慨激昂地將戰果彙報了出來,而後伸手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了一份黃絹蒙了面的戰報,雙手捧著,恭敬萬分地遞交到高宗的面前。

“嗯?竟有此事!”

一聽波斯駐軍僅僅以三萬出頭的兵力擊敗五十餘萬之強敵,高宗精神頓時為之一振,猛然坐直了起來,急迫地接過了李顯手中的捷報,興致勃勃地翻閱了起來。

“好,好啊,如此大勝,好,好,媚娘,你看看,三萬騎而已,竟能勝得如此酣暢淋漓,當真可喜可賀啊,好!朕當重賞三軍將士!”

高宗看得很快,瞬息間便已將捷報過了一番,大喜之下,一迭聲地叫著好,原本蒼白的面色瞬間便紅嫩了起來。

“若真是如此大勝,倒是可喜之事,只是光憑這戰報,尚難堪定,臣妾以為一切還是等大軍迴歸之後再做定奪為妥。”

武后並沒有去接高宗遞過來的捷報,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話裡話外充滿著對河西軍大勝一事的不屑,當然了,阻止河西軍諸將再次晉升,也是其隱蔽用心之一。

“這個……,也好,就再等等也罷。”

被武后這麼一提醒,高宗自不免遲疑了起來,本來他就對河西軍壯大若此極為的忌憚,倘若再行晉升,河西諸軍的實力難免有得再次膨脹起來,這顯然不是高宗樂意見到的局面,略一沉吟之後,作出一副為難狀地看了李顯一眼,末了還是同意了武后的建議。

“父皇聖明,兒臣也以為此事確得慎重些才是,今大軍已東歸,再有月餘當可至安西,若是派員核查,此時出發倒正是時候,兒臣提議兵部即刻派人前去,一者可核查戰功,二者也可隨便將繳獲的戰馬護送回關中,以利徵突厥之用,此兒臣之淺見耳,還請父皇聖裁。”

李顯多精明的個人,自是一看便知高宗在擔心些甚事,自不會出言點破,而是順著話頭往下建議道。

“唔,裴愛卿,大軍幾時可以出動?”

一聽李顯打算將繳獲的二十餘萬良種戰馬上交朝廷,高宗自不免有些心動,可又不好直接說要,畢竟河西軍與李顯的關係擺在那兒,直接伸手就拿,未免有搶自己兒子的嫌疑,可一者是不願見到河西軍再次壯大,二來麼,如此大規模的良種馬,高宗又實在捨不得放棄,遲疑了一下之後,便將問題拋給了裴行儉。

“回陛下的話,北方諸軍月內便可向朔州進發,至於京師大軍,恐還得到五月中旬方能準備齊整,若能得良馬相助,勝算自是更高。”

裴行儉是精明人,自是聽得懂高宗話裡的潛臺詞,站在朝廷首相的位置上,他同樣也不想看到河西軍規模再度膨脹,這便順著高宗的意思回答道。

“嗯,那就這麼定了,朕回頭便下旨兵部,準行諸事。”

這一聽裴行儉如此說法,高宗自也就有了底氣,微笑地點了點頭,給出了明確的指示。

“父皇聖明!”

高宗既已下了旨,李顯自不會有甚不同之意見,恭謹地稱頌了一句之後,又陪著高宗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