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2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而李貞也沒出言訓斥於其,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微皺著眉頭的李衝,沉吟了一下道:“衝兒可有甚想法麼?”

“父皇,二弟所言甚是,只是孩兒卻實是看那英王不透,總覺得此人身上謎團不少,讓人難辨其真面目,唔,世人皆言英王勇冠三軍,辯才無儔,又善政務,觀其在朝中一向所為,手腕亦是頗為了得,似此等樣人,又豈是甘居人下者,就不知其為何一力要挺著潞王,這其中確實疑雲重重。”一聽李貞見問,李衝自是不敢怠慢,緊趕著將自個兒的看法說了出來。

“嗯,衝兒,你若是與那英王平手對敵,可能勝否?”

李貞沒有評點李衝的陳述,只是面色淡然地點了下頭,問出了句看似毫不相關的話來。

“這……,孩兒或許能勉力一試,成敗如何,終歸得戰過方知。”

李衝雖一向自負勇武過人,可一想到先前李顯擊敗李溫那等輕鬆自如的樣子,必勝的信心便已是動搖了,但卻絕不願承認自己不如李顯,只能是含糊地應了一句道。

“嗯。”李貞目光閃爍了一下,卻並沒有再刨根問底的意思,而是站了起來,在房中來回踱了幾步,這才沉吟著吩咐道:“這些時日爾等便多出去走走,七伯、九叔等都已到了洛陽,必要的走動還是要的。”

“是,孩兒等遵命。”

李衝等人雖不明白李貞如此吩咐的用意何在,可卻不敢隨意發問,只能是各自躬身應諾不迭。

“父王,那宮裡的事……”

李溫性子比較直,哥幾個不敢問的事,他倒是沒啥顧忌,嘴一張,話便脫口而出了。

“宮裡的事爾等無須過問,還不退下!”

李貞顯然沒打算跟兒子們交底,這一見李溫胡亂開口,臉色立馬便耷拉了下來,毫不客氣地喝斥了一句,將諸子全都轟出了書房,他自己卻是皺著眉頭,心思重重地在書房裡來回踱著步……

第三百一十章麻煩來了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地流逝著,轉眼間便已是三月初一,在給事中劉禕之以及禮部各有司衙門緊鑼密鼓的忙乎中,“孝敬皇帝”的陵寢已選定了地址,鄭、汝、青、徐等十州民壯也已陸續抵達了近三萬之眾,景山之巔的工地已是全面開了工,或許是因著此番建陵寢有工錢可拿的緣故,工程進展極快,絕少有聞抱怨者,諸般事宜可謂是順遂得很,與此同時,朝中也是一派的寧靜,太子離奇死去的風波似乎就此過去了一般,再無人提起,只是這等寧靜顯然有些詭異,概因一個最重要的話題居然無人提起——立太子!

太子乃儲君,社稷之根本,自古以來便是國之頭等大事,興廢皆非同小可,但凡涉此,朝堂必爭議不絕,可此番卻是怪了,太子都已死去了二十餘日,朝中居然無人提起此事,不止朝臣們保持緘默,便是那些外地來奔喪的王爺、刺史們對此也全都不置一詞,更奇怪的是無論高宗還是武后對此事居然也是絕口不提,倒是民間各種流言不絕於耳,說啥的都有,尤其是那些來趕考的舉子們更是熱議連連——沒法子,太子不定將下來,這喪事便不算完,恩科也就沒法照常進行,這眼瞅著原定的大比日期就要到了,可朝堂裡卻渾然沒半點動靜,舉子們不急才怪了,可惜皇帝不急,“太監”便是急死也沒轍,除了等待之外,誰也沒敢在這等微妙時分跳出來找事。

寧靜復寧靜,這日子看起來似乎能就此寧靜到永恆,不過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暴風雨前的寧靜從來都是短暫的,隨著一代名相閻立本的死,這等寧靜終於是被徹底敲成了碎片,倒不是因閻立本位高權重,也不是因其年高德昭,而是因閻立本上了本《臨終請命》,還是明章拜發,強烈呼籲冊立潞王李賢為太子,如此一來,立儲君這麼個禁忌話題便就此被撕開了一大道口子,滿朝文武再也無法裝聾作啞地避而不談了,一場立儲風潮瞬間便席捲了整個朝堂,滿城風雨中,臥病在床的高宗不得不下了詔書,令百官明議立儲之事。

高宗既已下了旨,那甭管樂意還是不樂意,議上一議,表個態度都是免不了之事了的,然則這態似乎不那麼好表,倒不是高宗子息眾多之故,實際上,在武后的“英明領導”下,高宗同志的後宮空虛得驚人,居然除了皇后之外,連個妃子都沒有,子息自然也就多不到哪去,比起太宗那十幾個兒子、三十多位公主的浩大陣容來說,高宗攏共也就只有八子三女,顯然是有些寒酸了的,更可憐的是庶長子、前太子李忠以及“孝敬皇帝”那個倒黴蛋都被武后給生切了,剩下的六子中前三個都是庶子,此番一回朝奔喪,就只上了幾柱香,便被高宗打發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